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4: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15:37
37岁的 金 先生是某公司的业务主管,经常为生意上的事到处奔波,饮食没有规律,久而久之,落下了胃痛的毛病。每次胃病犯得厉害了,就到药店买点口服药来缓解一下,一种药不止痛了再换另外一种胃药。然而时间长了,用什么止痛剂也无济于事了。几天前 金 先生到哈医大二院做胃镜检查,竟发现患上了晚期胃癌。 谈到这个典型病例,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院长 张岂凡 教授异常痛心。他说,现实生活中,像金 先生这样的胃病患者绝不在少数。他们总是习惯于胃痛了到药店买药自行服用,一直到把熟悉的胃药都吃遍了,病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最后不得已才到医院看医生。此类患者如果检查出是胃癌,95%左右是晚期。与之相比,邻国日本胃癌发病率在全世界为最高,但其早期诊断率可达50%,而我国早诊率却不足10%。这是因为日本人患了胃病就立即到医院做检查,待确诊后再对症进行相应治疗。 生活中,胃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一检查出胃癌,就有天塌的感觉。那么,“胃痛”离“胃癌”到底有多远?有没有衡量和判断的标准?张岂凡教授的体会是,任何疾病确诊的途径都应该是先诊断,待有明确的说法后,再给予相应的诊治。本文开头提到的金先生,就是在疾病未确诊前,便根据自身症状进行自我药疗,这种盲目性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事实上,早期胃癌的表现,类似于溃疡病或胃炎的症状,如反酸、恶心、厌食,随着疼痛的加重,体重会进一步下降,且有消瘦、贫血等变化。 张岂凡教授强调指出,在胃疼、胃区不适或消化道不适的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做胃镜、钡透、CT、彩超及脱落细胞、大便潜血等实验室检查,搞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尽管许多人的胃疼就是一般性胃炎,但最后发展成胃癌的亦不在少数。这就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又反复出现胃痛症状的人,应提高警惕;而那些生活无规律、工作紧张繁忙,且长期吃腌制品、咸菜或发霉食物的人,也应及时体检,进行排查。需要指出的是,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 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岂凡 教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胃癌、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及其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据此率先开展并大力倡导扩大根治术,使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从20%提高到59%,直肠癌从30%提高到68%,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对待胃癌患者的治疗上, 张岂凡 教授提出了三点忠告: 第一,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专家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做到这一点,癌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第二,治疗一定要规范、正确。正确规范的治疗,应当以手术为首选,手术做得规范了,肯定会大大提高生存率。 第三,就是患者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应该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发现同样程度的恶性肿瘤,用同样的治疗手段,心态好的患者与心态差的在临床效果上往往差异很大,心态越好,其治疗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