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中审美门户中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2: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2:35
从一般意义上说,审美学就是美学,是美学的别称;从特定意义上说,审美学是研究审美主体审美活动规律的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应用学科。
概念
为什么说审美学就是美学呢?首先,鲍姆嘉通最初以“埃斯特惕克”(Aesthetica)命名的这门学科,其义为“感性学”、“感觉学”或“审美感觉学”。Aesthetica一词源于希腊文aisthesis,原义是指用感官去感知,依鲍姆嘉通对它的阐释,将该词汉译为“审美学”显然更准确一些。因为“审美学”义为以感官感知美或感受美的学科。这样便突出了主体性,即突出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审美”是一个带有实践性质的动词,而“美”,则是一个静态的名词。审美学作为美学的一门应用学科的主要特征,其着眼点不限于研究审美客体(对象),即艺术的和现实的美,而是着重研究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活动的规律,研究主客体的动态的审美关系。它以揭示出的人类审美现象的各种规律来指导人们的审美活动,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塑造完美的人格。从这种意义上讲,审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美学 。
审美的首要特点,是将审美与艺术相交织,熔审美与艺术为一炉。这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大胆尝试。在学术界,美学又被一些人叫做审美学,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两种名称,共有着一个美的创造与美的体验的内核。不过,细究起来,二者还是有些区别的。美是主客体关系的特殊结晶,是能引起情感体验的感性形式。而审美侧重于美感,重在对美的对象的感受、体验与评价;用审美的说法,就是审美主体在美感基础上对美的对象的观赏、品味、赏析和评论。美感侧重于情感的体验与感悟,审美侧重于理性的品味与评析。审美的对象是丰富而多样的,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最集中、最典型的审美形态,毫无疑义,要首推各类各式的艺术。就本质而言,艺术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特殊结晶,就是实现了审美理想。所以美学家们大都认为,艺术审美是审美实践的核心内容,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而审美就是在总结美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艺术”的新理念,主张要从审美的高度审视艺术教育,要把艺术教育提升到审美的高度,力求达到“审美”与“艺术”的有机统一。这就是要用审美的理论与知识审视艺术实践,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把握审美的规律,以期获取事半功倍的审美效果。反映在审美中,联系艺术作品概述美与审美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审美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理论品位。理论是实践的结晶,是经验的概括与逻辑的推演。审美理论就是审美实践的制高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讲艺术,谈审美,当然要以审美实践、艺术实践作基础。但实践要以理论作指导。只有从理论的高度审视实践,把实践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审美实践才有正确的方向,有最佳的审美效果。鲍姆嘉通说:“艺术的理论是思索美的学问。”今道友信说:“对任何作品,如果没有理性的理解阶段,就不能算其为欣赏。在这个意义上,美具有必须为理性发现的一面。”这是有道理的,也是符合审美实际的。感觉只能发现外在形式的美,惟有理性才能发现内在的、深邃的美。如要欣赏中国的水墨画,或西方的现代派名作,没有相应的理论修养与知识积累,就不可能有深刻的体验与准确的评价
此外,审美在形式方面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美育是美学理论的实践与运用。
审美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特别是审美人的造就,学习审美学既是理解审美活动的过程,又是陶铸灵魂从而成为审美人的过程。人们有理由期望,审美学将成为未来的伦理学,因为它致力于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满和群体生存的和谐,这既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伦理学所企求接近的理想境地。
首先,审美学引导人们造就完整人格。严格意义上的美是在审美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体现人类生存完满性的形象,真与善内含其中。正如黑格尔所说,真与善只有在美中才能实现水*融。放眼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国古人普遍敬仰圣贤,西方中世纪人们渴望成为圣徒,那时所谓的理想人格主要取道德维度,侧重于持善;现代社会崇尚智慧、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竞争的需要,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智力超群者,侧重于寻真。这两类人格其实都不是健全的,今天的有识之士普遍感到必须执两而用中。审美学恰好具有中介性质,它总是潜在地引导人们扬弃单向度的追求,培养和造就完整的人格,这种人格既享受感官的快乐,又热衷于认识世界,且保持道德良知,具有崇高的信念。或者说,审美人最为全面地占有人的本质,持善与寻真在求美中达到有机统一。
其次,审美学引领人们进入精神家园。现代社会最大的精神危机莫过于信仰危机,信仰虚位导致道德系统的飘摇,导致物欲的横流或悲观乃至绝望情绪的弥漫。审美学能够给人生带来希望,为精神营造家园。它诱导人们不满足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而要求悦神悦志,呈现诗意的人生境界,将理想提前带进现实。尽管这种人生境界可能只是审美乌托邦,却有着刻骨铭心的真实,因为正像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布洛赫所说,它是主体以整个生命为底蕴而建构起来的。我国古代哲人将这种真实称之为“诚”,认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个体反求诸己便能由诚而明,呈现良知而完成道德立法。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以哲学代宗教的主张,并且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所长。这一主张与他崇尚人生的天地境界是一致的,而所谓天地境界其实也是审美境界。
其三,审美学促进人们营造和谐环境。广义的伦理学包括道德哲学和社会伦理学,二者分别致力于建立内在的价值系统和外在的人伦秩序。就个体而言,高扬道德精神具有自律性质,服从社会伦理则有较多他律成分,二者的最佳结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当今世界的很大区域,人们的伦理关系主要依靠宗教来维系。可是由特定教义确定的伦理关系很难与发展中的社会生活相同步,况且不同教派之间的排他性已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审美学无须借助神的意旨就可以启迪人们既厚德载物又自强不息:先哲称仁者与天地万物同体,审美的过程也是物我一体化的过程;自然界生生不息,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纵浪大化,能充分体验乃至体现宇宙的节律。厚德载物为博爱胸怀,是世界和平的精神基石;自强不息则积极进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一个既和平又发展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传统的审美对象多以静态化的形式存在,如文学作品、绘画、建筑、自然景致等,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人们遨游于广阔的自然,与自然共融,艺术创作也脱离不了自然物象,自然美与诗词意境美天然地连接在一起,如《诗经》中的自然物象的艺术化展现,屈原辞赋中对奇花异草的品德化赞喻等;而当下审美对象的中心已不局限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转移到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这些艺术门类多蕴涵一种动态的理念。这时代,艺术活动的场所已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远远超出了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美术馆、音乐厅、剧场等)。看来,审美活动已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不同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的界限和范围,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艺术已经转移到了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了。人对生存状态的反思,对审美活动的反思以及人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并非一成不变的,社会文化在发展,人对美的态度也在不断地塑造与转化。面对主动生存的时代,人们对审美现象的思考与认同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观的转变,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促使了现代人的身份与处境发生变化,心态也随之变化,那些与生活相关的理论,日常生活的审美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在媒体的发展影响着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艺术与市场生活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了,个体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和关注相对加强,审美趣味不局限于单一的纸质媒体上,而视觉上的,生活上的审美理想相对浮现出来了。当代文化的商品化、技术化和审美化转换,和在转换中所展现的文化心理失衡,其根源就在此。身处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世界,我们不可能回到传统文化的人生境界中。当代文化所进行的不是人生意义的收获,而是通过流行的形象、消费的结构功能转换,在所谓“尽可能活得更多”的*追求中,消解着人生意义。主体要重建人的精神家园,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收获人生的意义,就必须在现实的人生中,以天地为心,重塑人 生的文化心理,这是传统中国美学对当代文化的意义所在。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