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23:3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5:42
中医学认为,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因肺、胃、肾等脏腑燥热阴虚,水谷输布(注:是运输、布散的意思,主要是指脾的功能。脾主运化,能将消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运输于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运达全身,除脾的运化输布作用外,还依赖于肺、膀胱、三焦等脏腑的作用方能完成,由于脾能“为胃行其津液”,且脾所散的精微需上归于肺,方能达于全身,所以常说脾有“输布”和“转输”的、作用。)失常所致的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或尿浊而有甜、形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与人体的先天禀赋、后天饮食、情志、劳欲、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
先天禀赋(注: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不足,五脏虚弱;后天饮食不节、积热伤津(伤津即伤阴);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脾胃虚弱、气虚下陷;瘀血内阻,瘀久化热;痰湿互结,化燥伤阴;外感六淫(注: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的六气不易于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发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化热伤阴;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等等,这些因素可单一存在,又可同时致病。
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古今医学家特别强调肾脾两脏亏虚在消渴病发病中的重要性。肾与脾又由于医学家的见解而成为两种病因说。肾虚说:以肾虚为最,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精藏于肾又赖肾精以濡养,肾精亏少,阴液不足则发为消渴,治疗上重在补肾。近年国内对糖尿病患者补肾治疗观察表明,采用补肾益气调补阴阳的中药治疗后,肾虚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明显降低。脾虚说:脾虚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脾胃升降失调是消渴病的病机,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中脾脏的生理功能,基本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胰腺的生理功能,中医学所认识的与消渴病发病密切相关的脾虚病理,实质上包括了胰腺的病理改变。
饮食不调
《素问•奇病论》中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注:说明饮食过于甘美、丰腴、身体虚胖是糖尿病的原因之一。)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燥刺激食物,损伤脾胃,脾胃运化(注:运,指运输化送,吸收消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将这些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吸收、输送到需要部位的生理功能。)失司,或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损耗阴津,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发为消渴。
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造成精神紧张、烦郁。怒而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火旺盛,耗伤肾阴,阴津亏乏,化生不足,不能上输肺,致肺之敷布无源,通调水道无力,三多(注:多饮、多食、多尿)之症随之而起,引发消渴。忧思过度,思则气结,脾胃因此失其健运,五脏失去水谷精微(注:水谷精微是全身之气的生成和维持其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水谷精微又赖血以运之,借以为脏腑的功能活动不断地供给营养,使气的生成与运行正常地进行。))之濡养(注:滋养),久之亦可形成阴虚燥热之消渴。
情志因素不仅可诱发糖尿病,还可使症状加重,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的症状,发病后心理负担加重,精神抑郁紧张或情绪不稳定,造成病情加重。
劳欲过度
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为后天之本,主水谷之运化,脾气虚损,则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利用,肌肉失其濡养,则日久必见消瘦;五脏六腑失其濡养,则气血津液虚损,燥热内生而成消渴。
安逸过度,则气血不畅,气虚体胖,气滞不畅,脾胃运化变缓,气血津液化生自然不足,加之气滞日久,多成郁化热,耗伤津血而成消渴之证。
房事不节,劳逸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脾胃虚弱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注:人出生以后,饮食水谷是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而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布散,主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所以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见解。),人赖之以生存。若脾之气阴不足,则脾气不升反降,气虚下陷,运化失司,水谷精微无以化生,则上不能奉心肺则燥热,下不能滋肝肾则阴虚。阴虚燥热又可伤及脾阴而不能化生津液,成为消渴。
瘀血内阻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与血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使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气的作用。2.气能行血,血液循行的动力是气的推动。3.气能摄血,主要指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其正常循行于脉管中而不溢出于脉外,即是“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外”,如脾气虚,统摄功能失常,则血溢脉外,可导致出血证。如皮下出血(亦称“肌衄”)。血与气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血为气之母”:营气存在于血脉之中。气附存于血中,血以载气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不断得到营养补充。)。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不利,造成气滞,气滞则血因之阻塞,血瘀则气亦不得通,影响水液敷布(注:发布、布散的意思。是元气通过三焦之路,到达周身,以激发、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瘀血内阻,瘀久化热,燥热伤阴,不能化生津液,则发为消渴。
现代研究表明,瘀血在糖尿病的发病中,既是发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痰湿互结
中医认为,形体丰满肥胖,过食肥美之品,可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注:运化功能,主要依靠脾气的作用,若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反之,若脾失健运,不但会出现腹胀,便溏,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状,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如浮肿,痰饮,泄泻等证。),水湿内生,积聚成痰。痰湿互结,日久化热,湿热熏蒸于三焦(注: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三焦”是指胸腹腔,包括所含脏腑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上焦”指胸腔,包括心和心包(含脑)、肺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中焦”指腹腔上部,包括脾、胃、胆(含胰)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肝本位居中焦,但其病理多表现于下焦,自古以来都明定肝属下焦,所以从古义“下焦”是指腹腔下部,包括肾(含*)、肝、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包括妇女整个内生殖器官)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或雍阻于肺,或留滞于胃,或停留于肝胆,阻遏气机的运行,进而阻碍津液的,出现消渴的症状。
外感六淫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注:“邪”是指各种危害因素,“正气”是指人体的免疫功能。说明了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直接的关系。)“皮毛者,肺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注:邪气由浅入深,是由经脉而脏腑传变的一般规律。如风寒之邪客于手太阴肺经等,必内舍于肺而致肺失宣肃,发生咳嗽、喘促等,揭示了消病在经络脏腑之间的转变。)
肺气虚不能卫外,则六淫之邪犯肺,化热生燥。肺燥伤阴,肺阴不足,阴津不能敷布,则引发肺燥、胃热、肾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发为消渴。
过服温燥药物
长期服用温燥壮阳之剂,或快然纵欲,或意欲长寿,或久病误服温燥之品,致使燥热内生,阴津亏损,发为消渴。
纵观中医所述糖尿病之致病因素,多因伤阴所致,津、精、血统为中医阴之范畴,而热、郁、劳欲过度、瘀、痰湿、外感六淫皆可化热、化火、化燥而伤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7:00
1.遗传因素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8:35
糖尿病的原因都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0:26
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 尤其是肥胖人群是糖尿病特别偏爱的人群。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引发2型糖尿病。另外还有饮食不当,缺少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