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1: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6:34
译文:齐景公想给(相国)晏子调换住房,说:“你的住房靠近集市,低湿、狭窄、吵闹、到处尘土飞扬,没法子居住,请你换到敞亮干燥的住处去。“晏子辞谢说:“君王您的先臣--我的先人在这里住过,我不配继承祖业,这房子对我来说已经够好的了。
况且我住处靠近集市,早晚都能买到要买的东西,这是对小人有利的事,怎敢麻烦地方上的群众(为我盖新房)呢!“齐景公笑道:“您靠近市场,了解物品的贵贱吗?“晏子回答说:“我私下里想省点钱,怎么能不知道呢!“景公说:“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呢?“
这时期正是齐景公滥用刑法的时期,集市上有卖假脚的。所以回答说:“假脚贵,鞋子便宜。“齐景公听了,心里凄伤,出现了怜悯之情。齐景公为这件事减少了用刑。
君子说:“仁人的言论,它的利益是很广泛的。晏子的一句话,而齐景公就减少了刑罚。《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乱事就能很快停止下来。’正是说的这类事情吧?”
等到晏子出使晋国,齐景公就为他建筑新居。他回到齐国后,新居已经筑好。晏婴拜谢了齐景公,就把这所新宅毁掉,而把因给他建新宅拆毁的住宅重新修筑起来,都修成它们原来的样子,让原来居住的人仍旧住回去,对这些人说:“谚语说:‘不要选择住宅,只是要选择邻居。’
你们都先选择邻居吧。如果违背了占卜的结果就不会吉祥。君子不做那些不遵礼法的事,小人们不做那些不吉利的事,这是古人的遗训。我敢违背它吗?”最终恢复他的旧居,齐景公不允许,晏婴又通过陈桓子向齐景公请求,齐景公最终允许了。
出处:春秋·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原文: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溢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 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
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 履践。”既已告于君,故与 叔向语而称之。景公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其是之谓乎?”
及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 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惟邻是卜。’二三子先 卜邻矣。 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一、创作背景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婴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崇敬。
二、赏析
在《晏子春秋》中,晏子的节俭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所以,他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人或行为从心底里抱有一种反感。他曾对齐景公的穷奢极欲进行了多次的批评。他自己则从节俭要求和约束自己。齐景公多次要给他调整住宅,还趁他出使在外替他建了一座新宅,他都坚决辞谢。
《晏子春秋》不仅鲜明地表现了晏子光辉思想,而且也记载了许多表现晏子优良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故事。节俭是《晏子春秋》中重点突出的晏子的品质,这一点,上文已有所交代。此不赘言。另外如退思补过、待人宽以约、责人重以周、谦虚谨慎等美德,书中都做了大力宣扬。
《晏子春秋》的另一个突出的文学特点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个性鲜明突出。如上所述,《晏子春秋》的编者或作者是要塑造晏子的正面形象,而且尽量把他塑造得有血有肉,具体可感,因此,运用了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对比等手法来突出晏子的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景公欲更晏子之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晏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