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1: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10:2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流传千年的佳句,描绘了诗人心境的超脱与宁静。只有具备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能在篱下悠然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头,南山便映入眼帘,那份怡然自得与超凡脱俗,令人赞叹。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客观景物,映照出诗人内心的闲适,"悠然"二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所见所感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追求。
苏东坡对此句赞赏有加,他认为在采菊之余,南山的美景无意间映入眼帘,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若改为"望"字,就显得有所预设,失去了那份天真无邪的意趣。南山的优美景色,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与诗人的脱离尘世束缚、悠然自得相得益彰。诗人从中领悟到的"真意",可能是自然法则、理想社会的追求,或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也可能包含直率真挚的品格,但诗人并未明确表达,而是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结合前文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们可以理解诗中的"真意"是关于人生的真正价值,即不应沉溺于名利之争,不应让官场的污浊侵蚀本真,而应回归自然,欣赏那份清新与生机。然而,这"真意"的深层含义丰富而深沉,诗人并未完全揭示,而是以富有哲理的结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饮酒20首》中最著名的一首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10:2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流传千年的佳句,描绘了诗人心境的超脱与宁静。只有具备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能在篱下悠然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头,南山便映入眼帘,那份怡然自得与超凡脱俗,令人赞叹。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客观景物,映照出诗人内心的闲适,"悠然"二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所见所感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追求。
苏东坡对此句赞赏有加,他认为在采菊之余,南山的美景无意间映入眼帘,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若改为"望"字,就显得有所预设,失去了那份天真无邪的意趣。南山的优美景色,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与诗人的脱离尘世束缚、悠然自得相得益彰。诗人从中领悟到的"真意",可能是自然法则、理想社会的追求,或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也可能包含直率真挚的品格,但诗人并未明确表达,而是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结合前文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们可以理解诗中的"真意"是关于人生的真正价值,即不应沉溺于名利之争,不应让官场的污浊侵蚀本真,而应回归自然,欣赏那份清新与生机。然而,这"真意"的深层含义丰富而深沉,诗人并未完全揭示,而是以富有哲理的结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饮酒20首》中最著名的一首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