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小故事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与商鞅治国思想的分歧是什么?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15: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06:38
商鞅和孟子分别代表了法家和儒家的思想。他们的治国思想有一些分歧,以下是两则小故事反映的这些分歧:
故事一:
有一次,一个叫小明的小男孩在街上踢皮球,不小心把球踢到了邻居家里。邻居很生气,要求小明赔偿。小明很害怕,跑到父亲那里寻求帮助。他的父亲告诉他:“你去找商鞅老爷子,他会有办法的。”
小明来到商鞅的府上,向商鞅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商鞅听后,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法律书,对小明说:“根据法律,你确实应该赔偿邻居的损失。但是你可以去山上采些草药来抵债。”
小明照办了,但是当他拿着草药回来时,商鞅已经离开了。他的父亲告诉他:“商鞅老爷子已经帮你解决了问题,你以后要遵守法律,做个好孩子。”
这个故事反映了商鞅以法治国的思想。他认为,法律是社会的基础,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无论贵贱贫富。通过惩罚和奖励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故事二:
有一天,一个农民生病了,不能下地干活。他的家人很着急,找到孟子求救。孟子听了后,没有说话,只是拿出了一个空的篮子,让农民的儿子去山上采些蘑菇。
儿子照办了,但是当他拿着蘑菇回来时,孟子已经离开了。他的家人告诉他:“孟子先生已经帮你解决了问题,你以后要尽孝道,照顾好家人。”
这个故事反映了孟子以德治国的思想。他认为,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每个人都应该尽孝道、尊师长、守信义等基本的道德规范。通过教育、引导和感化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总的来说,商鞅以法治国思想注重法律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强调惩罚和奖励的作用;孟子以德治国思想注重道德建设和教育,强调道德规范和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这两种思想在战国时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