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14: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23:19
清末的“预备立宪”尽管未能最终实现,但其深远影响不可忽视。作为中国封建与专制制度向宪制的第一步尝试,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首次进行的政治改革,同时也是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两千年来,中国的农民起义和王朝更迭,都是专制制度的循环,从未真正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宪制。尽管预备立宪的目标是君主立宪,但这本身已经是对专制的一种突破,它引入了不同于共和制的宪制形式,尽管仍保留了君主,但实质上是根据各国历史条件定制的宪制体系。
其次,它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宣布实行宪制。在封建专制时代,皇帝的言论和行为等同于法律,权力无边无际。预备立宪虽以君主宪法为框架,但已开始限制皇权,使皇帝不再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变化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实际上,选择何种宪制形式应基于国家实际,如英国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在当时就因其适应国情而取得成功。
最后,“预备立宪”是西方宪制制度在中国的初次尝试。相较于西方较早的宪制实践,中国长期沿袭君主专制。虽然慈禧的洋务运动引进了部分西方技术,但未触及制度层面。日本明治维新则同时引进了技术和制度,使得日本超越了中国。中国的预备立宪本意是效仿日本,但在辛亥革命导致的混乱中未能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在宪制道路上的初次探索以失败告终。
晚清预备立宪实际上就是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宪政(Constitutional Politics)指的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它源于古希腊文的“民主”(Democracy)一词,意为“人民的权力”。宪政最基本的要求是政府应受制于宪法以及公民权利的广泛保护。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23:24
清末的“预备立宪”尽管未能最终实现,但其深远影响不可忽视。作为中国封建与专制制度向宪制的第一步尝试,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首次进行的政治改革,同时也是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两千年来,中国的农民起义和王朝更迭,都是专制制度的循环,从未真正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宪制。尽管预备立宪的目标是君主立宪,但这本身已经是对专制的一种突破,它引入了不同于共和制的宪制形式,尽管仍保留了君主,但实质上是根据各国历史条件定制的宪制体系。
其次,它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宣布实行宪制。在封建专制时代,皇帝的言论和行为等同于法律,权力无边无际。预备立宪虽以君主宪法为框架,但已开始限制皇权,使皇帝不再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变化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实际上,选择何种宪制形式应基于国家实际,如英国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在当时就因其适应国情而取得成功。
最后,“预备立宪”是西方宪制制度在中国的初次尝试。相较于西方较早的宪制实践,中国长期沿袭君主专制。虽然慈禧的洋务运动引进了部分西方技术,但未触及制度层面。日本明治维新则同时引进了技术和制度,使得日本超越了中国。中国的预备立宪本意是效仿日本,但在辛亥革命导致的混乱中未能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在宪制道路上的初次探索以失败告终。
晚清预备立宪实际上就是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宪政(Constitutional Politics)指的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它源于古希腊文的“民主”(Democracy)一词,意为“人民的权力”。宪政最基本的要求是政府应受制于宪法以及公民权利的广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