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0: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03:08
一、*教与道教对原罪和苦的认识
对于宇宙与人类的起源,《圣经·创世纪》这样描述(节要):
起初,神创造天地;然后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于是有了昼夜;然后有了空气,分开水陆,有了植物,有了日月星辰,又有了动物。神又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并赐福给他们,让他们管理地上、海里与空中的活物。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 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耶和华神又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蛇*女人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说:“你们不一定死, 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她与亚当都吃了。
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著。” 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关于宇宙与天地人的生成,在道教老子《道德经》中也有描述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5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34章)
对宇宙和人类生成的描述,《道德经》里说得很平淡,《圣经》中的描述似乎更有人情味一些,但二者寓意并无不同,这里需要作了一点解释和对比。
《道德经》理解宇宙的生成是这样:由混然无形质的“无”,产生有形质的“有”,这是道生一;由最初的混然未分的一而产生有阴阳的二,也名天地,这是一生二;天地相互作用,产生阴阳中和的人,这是二生三。它们相生相克、对立统一,演化无穷,这就是三生万物。道虽生成万物,并不据为己有,是万物自己在运行,但万物却不能背道而行,终将归根复命。天地人谓之三才,又可各分为二,在天曰阴阳,在地曰刚柔,在人曰仁义,当然在人的性别上也可分为男女。在宇宙有天人地三才,在人身则对应神气精,人身即一小宇宙。
《圣经》中把上帝理解为一慈爱全能的长者,他创造了天地、昼夜、水陆,动植物,又造了男人和女人。这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圣经》讲:神又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神又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人身与宇宙同构,即同上帝的样子。这尘土即对应精和地,气对应气和人,灵对应神和天;精气神也可称性命,是人的身内阴阳,身外阴阳就是男女。
关于宇宙的生成,也许离我们很遥远,但有一件事却离我们很近,不能不思考,这就是人间的苦——也就是原罪,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圣经》中对原罪的解释是:亚当和夏娃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所以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所以有生死、有劳作诸苦。怎么理解《圣经》中的这段启示呢?
分别善恶,在人间当然应当明辨是非善恶,提倡善,抨击恶,都要做善人。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在这里的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为何不能吃呢?实际它的寓意也许是指人类有了自我意识,把利于自己的视为善,把不利于自己的视为恶,当然这就产生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内心和世界,一切的是非烦恼和苦也因此而生,当然一切生机、文化……也都因此而生,但也因此而亡。
这在《道德经》中表述为“道生一,一生二”,道与一是先天的,二是后天的,二是相对的,有生就有死,有善就有恶,有阴就有阳……矛盾痛苦也因此而生。《道德经》第二章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二是相对的,有对立、有矛盾,但并不一定就有苦难,苦难的原因是人执著片面、不能协调矛盾的两个方面乃至矛盾的多个方面所致。所以圣人是守在一上的,《道德经》第二章接着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只是意识到了自我内心与人世间的种种矛盾,但世间的矛盾并不因吃了这果子才存在,它们是早就存在了的,从上帝造天地、有昼夜、分水陆、生男女时就有二了,只是这时人还没有意识到自我,在天地之间自然地生活。
《圣经》中说,神把偷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的亚当夏娃赶出了伊甸园。在道教的理解,会有一点不同。若按照《道德经》所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则可以理解为亚当夏娃是自己掉落凡尘的,没有谁去赶他们离开,自从他们的意识中有了二与自我,苦就开始了,当然也有乐,但是凡间的乐不能永恒。
二、*教和道教解脱原罪与苦的办法
既然认识到原罪与苦产生的原因,那么解决的方法似乎也就出现了。
*教解脱原罪的方法就是相信上帝,把一切交托给上帝,放下自我。因信而产生种种被称为义的行为:遵守律法、奉献慈爱……把一切交给上帝,交给主,这当然应当是交给一个真正有灵性的主,不是被世间人欲遮蔽扭曲了的“主”。
在道教也教人要放下自我,返归大道。老子《道德经》说: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3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16章)
后来在道教发展成熟的内丹*中,将回归一与道的*分作两部分——性、命,也就是精神与物质,心与身。将心神从七情六欲炼得一尘不染,回归虚静;将精炼化为气,由三返二;再将气与神混融,由二返一;进而将此一也混然忘却,炼神还虚合道。超越有限,才能与无限的道合一。无限的道,也许就是*教所说的上帝。任何有限的受造者,都不能是道,也不能是上帝。
当然道教也教人敬奉神灵、遵守律法、奉献慈爱……这与其它宗教并无太大区别,这些有为、可名、有限的方法只是回归大道的途径。
能与道合真,就是神仙,没有数量的*。神仙有二个来源:一是天生的,从道分真化气而来的;一是从人*而成的,名为返本还源。神仙与道,从性质上说,应当是一致的,但从质量上说,有所不同。道可以产生宇宙天地万物,而神仙的能力是有限的。
人可以得道成仙,在这一点上,是道教与*教不同的又一个地方。*教认为唯有上帝与耶稣与圣灵是三位一体,其它天使是不能并列的,人可以因为信仰升到天堂。
三、对比佛教对苦的认识及解脱方法
把佛教分开来说,并不是有分别心,是因为佛教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它不是思考本源与万物的关系,而是看到万物的无常,觉悟,放下,得大自在。万物是色,万物的无常是空,觉悟是空色不二,就是以超然的心态对待自我与万物,而不是否定自我与万物。玄奘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教觉悟后的境界与道教返还大道的境界及*教归奉上帝而得救的境界,也许就是一个,但佛教不讨论这么一个永恒的存在与本源,实际这个永恒的本源确实也是无法讨论的,老子《道德经》也说: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章)
道不能被定义限定,它包含有,也包含无,是二者的统一。道教思考的是万物与本源的关系,有与无的统一;佛教思考的是事物无常与短暂存在的关系,空与色的统一。这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宇宙万物。
观察认识宇宙万物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解决人间的苦,这才是宗教的本质,也是佛陀当年的发心。少年佛陀是一个心地慈悲的王子,他显然是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他深切地感受到存在世间的苦,并且思考解脱的方法。佛陀与世人不同的是:世人也在苦中,却不认识它,也不思考如何解脱。苦有多种,概括有八: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盖覆真性。只要人存在,并有意识,这些生理和心理的问题就会存在,帝王将相也不能幸免。当然世间也有短暂的乐,但这不是佛陀要关切的。
佛陀不只是分辨了善恶苦乐,他还分析了苦的原因:集——因贪嗔痴等感招烦恼及善恶之诸业;进而找到了解决苦的办法:灭——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名有余涅槃;进而舍此报身,名入无余涅槃。就是要超越万物与自我,但不是否定万物与自我,如果否定万物与自我,是为顽空,不是涅槃,也不是道。用清静心面对万物和自我——名为真空妙有,即是得道。苦集灭道,即是四谛。这就是《法华经·譬喻品》所说:“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 又《涅槃经》卷十五曰:
“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
放下自我与万物时,与相信上帝、把一切交托给上帝不是很相似吗?超越凡尘时,不就是回归先天大道吗?只是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而已。觉悟,按*教的说法就是从凡尘回到伊甸园,按道教的说法就是从万物、三、二返回一与道。但觉悟只是精神意识的返回,按佛教的说法,还需要悟后起修,在实践中证明那个觉悟的心。证明的方式有很多,佛教的化度众生是证明,*教的慈爱公益是证明,道教的修身炼命也是证明……方式不同,原理无二。
其实不只宗教在探索宇宙和生命的本源,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也在探索,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物理学……已有不少成果增加了我们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我有一种假设,将来有一天,科学与宗教足够发达时,也许它们可以融而为一,这种假设源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
宗教和科学文化的目的就在于认识宇宙与人生的本质并解决人间的苦,从而使人类得到幸福快乐。不论是宗教还是科学文化,在解决不了人间的苦难时,都应当反省,我们是是不在原理上背离了真理?是不是对真理执行得不够?
由于科技的发展,地球越来越小,对于慧者而言,它带来的不应该是冲突,而是相融。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侧重,虔信是出于情感,觉悟是出于理性,*是落在实践,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没有矛盾,也不应当割裂。在现实中,宗教也可能会因为人的思想的遮蔽而出现偏差,也有可能被人的私欲扭曲,甚至陷于血腥。对于自私自利、昏暗狭隘者,纵然它机关巧妙,或是能呼风唤雨,必定不得安宁、沉沦痛苦,直到它忏悔、回归真理。科学与文化也一样。思想和行为出了偏差,就会吃苦,按*教的说法,这就是上帝的惩诫;若按道家的说法,实际上没有谁惩诫它,是它自己在惩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