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三版本注个人向勘误(020)-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6: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1:54
《寻西山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丘为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描述了作者寻访一位隐居西山的高人,却未能如愿相会的情形,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绝境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本诗,读者能体味到作者的孤寂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诗中首句“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描绘了隐者所居之地的地理位置,隐于高山之巅的茅屋,需跋涉三十里方能到达,展现出隐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接着“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表明隐者独自一人,没有仆从随行,室内只有案几,生活简朴,不拘礼法,与世隔绝。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一句,借用了巾车与钓鱼的典故,推测隐者可能是驾着巾车在山间行走,或是喜欢在清秋之水垂钓,进一步刻画了隐者的生活情趣与隐逸形象。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表现了作者虽未能与隐者相会,但内心却对隐者充满了敬仰与向往,即使未能相见,也愿意远远地仰望,表达了一种遗憾与期盼交织的情感。
诗中“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描绘了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雨后的草地绿意盎然,晚风吹过松林,传来阵阵松涛声,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与隐者追求的生活状态相契合。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地的深深喜爱,认为这里足以涤荡心灵,使心灵得到净化。即使没有宾朋好友的陪伴,也能够领略到清净的理趣,享受内心的宁静。
最后,“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认为欣赏美景达到极致时,便自然离开,无需特意等待某人,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崇尚。
综上所述,《寻西山隐者不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诗中充满了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1:54
《寻西山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丘为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描述了作者寻访一位隐居西山的高人,却未能如愿相会的情形,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绝境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本诗,读者能体味到作者的孤寂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诗中首句“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描绘了隐者所居之地的地理位置,隐于高山之巅的茅屋,需跋涉三十里方能到达,展现出隐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接着“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表明隐者独自一人,没有仆从随行,室内只有案几,生活简朴,不拘礼法,与世隔绝。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一句,借用了巾车与钓鱼的典故,推测隐者可能是驾着巾车在山间行走,或是喜欢在清秋之水垂钓,进一步刻画了隐者的生活情趣与隐逸形象。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表现了作者虽未能与隐者相会,但内心却对隐者充满了敬仰与向往,即使未能相见,也愿意远远地仰望,表达了一种遗憾与期盼交织的情感。
诗中“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描绘了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雨后的草地绿意盎然,晚风吹过松林,传来阵阵松涛声,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与隐者追求的生活状态相契合。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地的深深喜爱,认为这里足以涤荡心灵,使心灵得到净化。即使没有宾朋好友的陪伴,也能够领略到清净的理趣,享受内心的宁静。
最后,“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认为欣赏美景达到极致时,便自然离开,无需特意等待某人,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崇尚。
综上所述,《寻西山隐者不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诗中充满了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