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失败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21: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17:47
魏玛共和国的崩溃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尽管纳粹党在1932年议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议席,但其上台的合法性仍有争议。一些学者将历史分析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分歧联系起来,探讨如果希特勒未能成为总理,纳粹党在1933年的选举中会有何表现。
纳粹主义的兴起涉及多方面的因素。经济问题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尤为突出,包括恶性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生活水准大幅下降。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对德国打击严重,尤其是依赖美国借贷的德国,失业人数高达五百万人,这加剧了对共和国的不满。大萧条加剧了德国的财政困境,为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凡尔赛条约的严苛条款,如割让领土和巨额赔款,导致德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尽管德国并未完全履行赔款义务,但这引发了通货膨胀并影响了政治稳定。工业家对共和国的不信任和对纳粹党的利用,以及制度上的漏洞,如魏玛宪法的弱点,都为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宪法设计的总统职位和紧急权力,如第48条,也为纳粹党控制议会提供了便利。完全比例代表制使小政党也能进入议会,加剧了政治不稳定。而总理布吕宁的经济政策以及兴登堡总统的角色,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魏玛共和国的命运。
虽然个人因素如兴登堡的犹豫和布吕宁的政策被讨论,但将纳粹党的上台归因于单一原因并不准确。总体来说,魏玛共和国的失败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非单一事件可以解释。
扩展资料
魏玛共和国(德语:Weimarer Republik)是形容1919年至1933年期间统治德国的共和政体之历史名词。由于共和国的宪法(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是在魏玛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此这个共和政府被称为魏玛共和国。共和国于德意志帝国崩溃、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虽然共和国废除帝制,但仍然保留以前的正式国名德意志国家或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魏玛共和国之名词,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共和国的官方名字。魏玛宪法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魏玛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纳粹党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魏玛共和国失败原因
纳粹主义的兴起涉及多方面的因素。经济问题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尤为突出,包括恶性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生活水准大幅下降。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对德国打击严重,尤其是依赖美国借贷的德国,失业人数高达五百万人,这加剧了对共和国的不满。大萧条加剧了德国的财政困境,为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土壤。凡尔赛条约的严苛...
魏玛共和国的失败原因
最常为人所断定的原因可以分为三方面: 西方民主历史上,魏玛共和国所经历的经济问题是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与生活素质大幅下降都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1923至29年,德国经济略有复苏,但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引发西方经济严重受创。由于当时德国非常依赖美国的借贷,故此首当其冲。1932年,...
魏玛共和国的灭亡
她之所以经济复苏,有赖外国贷款,故渐增本国国债,并令整体贸易额下跌、失业率上升,施特雷泽曼的改革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纵然德国在多方面都略见进步,施特雷泽曼仍然被他的政敌批评,被指为采取“屈从政策”,逐步实现凡尔赛条约的条款所需。施特雷泽曼在1929年病逝。魏玛共和国的黄金时代结束。 1933年2月27日晚上,国会纵...
纳粹上台前的魏玛共和国为什么失败?
经济危机前后体现出来的通货膨胀恰恰削弱了中产阶级对共和国的信任。而社会的分裂也导致民众的不满逐渐扩大,此外还包括代际冲突、性别之间在劳动市场和公共领域的冲突、宗教间的对抗等等。最终,魏玛共和国走向了纳粹独裁统治。1932年,希特勒所在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37.4%的...
魏玛共和国(德国的民主试验)
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社会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定因素。左翼和右翼政治团体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政治暗杀事件频发。1922年,德国外交部长瓦尔特·拉特瑙被极右翼分子暗杀。1923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发动了慕尼黑啤酒馆政变,试图推翻魏玛政府。结局与启示 魏玛共和国最终以失败告终。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爆发使...
魏玛共和国的衰退
在魏玛共和国的统治末期,德国政治比以前更加不稳定。布吕宁、冯·帕彭、施莱谢尔与阿道夫·希特勒 (1933年1月30日到3月23日) 共五位总理的政府实际上都是由总统选出来的独裁政权。在库尔特·冯·施莱谢尔代表军方进行了几个月的政治游说後,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在1930年3月29日任命财经专家海因里希·布吕宁接替赫尔曼...
德意志魏玛共和国如何被崛起的纳粹毁灭——德国简史9
1933年,希特勒通过“国会纵火案”和总统授权法案,实现了纳粹党的一党专政。在这个过程中,魏玛共和国名存实亡,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军阀化的冲锋队和国防军的保留,为纳粹独裁提供了军事支持。失败的经济制度、宪法的漏洞和总统权力的滥用,都是魏玛共和国走向终结的关键因素。1934年,希特勒继任总统,彻底...
在投降中诞生,生不逢时的魏玛共和国,为何注定昙花一现?
魏玛共和国的失败并非偶然,它诞生于战败后的混乱,挣扎于极端主义的威胁和经济灾难的双重压力下。尽管试图改革和稳定,但历史的洪流和民众的失望最终使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大萧条的冲击下,民主的脆弱暴露无遗,魏玛共和国的昙花一现,揭示了民主制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性。
美国因素如何影响魏玛共和国的兴衰进程?
美元贷款纷争也影响了共和国的稳定。第四章:大萧条与解体一、大萧条与欧洲依赖</美国大萧条波及欧洲,德国的经济危机加剧了政治困境,布吕宁政府的外交策略最终失败,标志魏玛共和国的瓦解。结语 美国因素在魏玛共和国的历史篇章中,既是催化剂,也是挑战者,深刻影响了共和国的命运走向。
魏玛共和国的斗争
在左派与右派极端分子的威胁下,共和国甫一开国就危机四伏:左派指责社民党因阻止共产革命而出卖工人利益;右派则反对民主制度,坚持要令德国返回昔日之帝制。而且,尤其包括军方势力的右派为了破坏共和,更声称它出卖了德国,令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1920年2月,成立不久的德意志工人党改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