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乐行回忆刘海粟最后岁月见证捐赠清点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02: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7 18:21
刘海粟美术馆的首任执行馆长杜乐行曾亲历了刘海粟美术馆的建立,以及刘海粟藏品捐赠、清点的过程,并陪伴刘海粟走过生命的最后161天。回忆起这些往事,他说:他(刘海粟)反复强调这些东西不是他个人的,是他一生收藏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现在他用好了,他就全部捐给国家。
1980年代家乡常州就积极建议他回去,在常州建刘海粟美术馆,且这个馆名是刘海粟亲自题写的,常州的刘海粟美术馆都造好两年了,当时场馆的领导说:我们这个场馆都没有海老捐赠的东西,处于一个对上不能交代,对下不能交代的状况。常州馆的规模也很大,海老去世以后,还把骨灰埋过去,在公园里面造了一个季芳亭。香港中文大学也是刘海粟生前待过的一个地方,香港中文大学一共有80件作品,40件是刘海粟捐赠的,40件是从别处借的。
上海的启动是1988年4月,刘海粟在北京首次和官方正面谈,他当时思路很清晰,确定要在上海建馆,建刘海粟美术馆,把所有的东西捐给上海的刘海粟美术馆。但当时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已经建好了,所以后面法律上有很多事情很麻烦。实际上是到1993年7月3日奠基,我们当时提出说我们这不是建楼堂馆所,不是纪念馆,我们这是建一个正规的国家级正规美术馆。此事需要当时的市政府敢做,敢于担责任,因为当时已经有了上海美术馆了,这里面也有政策上的碰撞,都需要审批的。当时的上海市领导就有批示,说这个事情是好的。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陈至立说:此事应尽早,失去时机恐难以补救。1992年拍板,1993年选址,和刘海粟交换意见,有很多选择,有外滩41号、中山东路41号新民晚报旧址,南京西路961号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还有上海图书馆的试听资料馆在淮海西路和复兴路路口,这些地方给刘海粟选。他看下来,觉得外滩是一个金融中心,刘海粟美术馆建在外滩不合适,上海少儿图书馆也很好,上图试听资料馆也好,但是这两个地方规模小,不利于以后的发展。他还是想放在当时的虹桥开发区,他说静一点,有学术研究的气氛。当时上海市文化局就决定在上海市舞蹈学校隔壁挖块地方,不够再从上海芭蕾舞团挖,这也做了很多工作。1993年7月3日刘海粟美术馆开始奠基。
当时海老还住在香港的一个法国医院里,他生病在吊水,我们拿着馆的建筑资料和模型请他看。最后他挑中了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一个应届毕业生王小峰做的方案,当年他20岁。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1993年7月3日开工。落成后占地约34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600平方米。
1993年11月20日至30日之间,刘海粟说:我把东西全都捐给上海,但是我在上海复兴东路512号里面的东西都有很多年数了,这里面的东西要成立一个清点小组,你要搞这个清点,你当组长了我就放心了。海老年纪大了,只能指挥,他说:我在上海复兴东路512号里面的东西,只纸片字都不留。这些都要清点以后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永远保存在刘海粟美术馆里面供研究鉴赏。
刘海粟捐赠的历代名人字画有的名气很大,比如宋代巨然的《茂林叠嶂图》是最后一任的北洋大臣陈夔龙所藏,他91岁时想出售此画。张大千知道了也想买,他出到16根金条,刘海粟出了20根金条还请他吃饭,才最后到手的。这幅作品后来也有人质疑,最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人专家都来鉴定,认为是真迹,至少确认是宋画。绝大多数都是真的。
经过统计,刘海粟捐给刘海粟美术馆913件,捐给常州刘海粟美术馆30件,捐给南京艺术学院30件,就一共捐了973件,剩下的都在他家里。这些都是我们挑选过的。最后老太太夏伊乔说自己也是画画的,想留一点画画写字的东西,所以就留下了清代的《婴戏图》,她信佛,就留下了一直供奉在家的唐代木雕彩绘观世音菩萨头像。但是她提出了要保留陈独秀在南京监狱书写赠与海老的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的对联,我们反复说明这是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虽有海老的款,但是还是希望捐献给国家,老太太就表示了理解。刘海粟生前答应的,要给常州的刘海粟美术馆15幅油画15幅国画,也要给南京艺术学院15幅油画15幅国画,这些都是他本人的作品。里面他的油画296件,中国画189份,还有他收藏的他人的油画中国画30件,还有他收藏的宋元明清历代名人字画363件。到他去世的时候捐赠最后还没有签字。捐赠中也有拉锯战,谈判艰难。最后捐赠完了,政府奖励了不少钱,其中花销:复兴路买了两套房子、两个地下车位,剩下的给老太太自己装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