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03: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07:21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Yanɡ Rou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肉。
【原形态】
1山羊(陶弘景)
体长1~1.2米。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皆有角1对,雄性的角特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颚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下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或黑白相杂等多种。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颇多。性活泼,喜登高。好采食短草、灌木和树叶等。多秋、冬交配,怀孕期140~156天,每胎产1~4头。
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
2绵羊(《纲目》)
体躯丰满而较宽。头短。雄者角大,弯曲呈螺旋状。母羊无角或细小。唇薄而灵活。四肢强健。尾型不一,有瘦长尾、脂尾、短尾、肥尾之分。全体被毛绵密,毛长,柔软而卷曲,多白色。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颇多。胆怯,合群性强。多在秋、冬交配,怀孕期145~152天,每胎产1~5头。
分布广,几遍全国,以西北和北部为多。
以上两种羊的皮(羊皮)、骨(羊骨)、髓(羊髓)、血(羊血),脑(羊脑)、角(羖羊角)、甲状腺体(羊靥)、蹄肉(羊蹄肉),心(羊心)、肝(羊肝)、肺(羊肺)、肾(羊肾)、胰(羊胰),胃(羊肚)、膀胱(羊脬)、睾丸(羊外肾)、胆(羊胆)、脂肪(羊脂)、乳(羊乳)、胎兽(羊胎),以及山羊的须(羊须)、山羊的胆囊结石(羊黄)、山羊胃中的草结(羊胲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份】
因羊的种类、年龄、营养状况、体躯部位等等而有差异。以瘦肉为例,含水分68%,蛋白质17.3%,脂肪13.6%,欲水化物0.5%,灰分1%,钙15毫克%,磷168毫克%,铁3毫克%。
此外,尚含硫胺素0.07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4.9毫克%,胆甾醇70毫克%。
【性味】
甘,温。
1《别录》:味甘,太热,无毒。
2《千金·食治》:头肉:平。
3孟诜:温。
4《纲目》:头肉:甘,平,无毒。
【归经】
入脾、肾经。
1《本草汇言》:入手、足阳明经。
2《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疼,寒疝,中虚反胃。
1《别录》:主缓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
2《千金·食治》:主暖中止痛,利产妇。头肉:主风眩瘦疾,小儿惊痫,丈夫五劳七伤。
3《日华子本草》:开胃肥健。头肉:治骨蒸,脑热,头眩,明目。
4《日用本草》:治腰膝羸弱,壮筋骨,厚肠胃。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
【注意】
凡外感时邪或内有宿热者忌服。
1《金匮要略》:有宿热者不可食之。
2《本草经集注》:有半夏、菖蒲勿食羊肉。
3《千金·食治》:暴下后不可食羊肉、髓及骨汁,成烦热难解,还动利。
4《医学入门》: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
【附方】
1益肾气,强阳道:白羊肉半斤。去脂膜,切,作生,以蒜韭食之,三日一度。(《食医心镜》)
2治五劳七伤虚冷:肥羊肉一腿。密盖煮烂,食汤及肉。(《纲目》)
3治产后腹中疞痛及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
4治胃反,朝食夜吐,夜食朝吐:羊肉,去脂膜,作脯,以好蒜、韭空腹任意多少食之。(孟诜《必效方》)
5治虚寒疟疾:羊肉,作臛饼,饱食之,更饮酒,暖卧取汗。(《姚僧坦集验方》)
6治三阴疟及久疟:羊肉、甲鱼。寒多倍羊肉,热多倍甲鱼,加糖、盐炖,服一小碗。(《浙江中医杂志》(1):1959)
7治胃寒下痢:羊肉一片,莨菪子末一两。和,以绵裹纳下部。(《外台》)
8治崩中去血,积时不止:肥羊肉三斤,干姜、当归各三两,生地黄二升。上四味细叨,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黄汁及诸药,煮取三升,分四服,尤宜羸瘦人服之。(《千金方》)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