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22: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5:24
1980年,中国发布了首个汉字编码字符集标准GB 2312-80,该标准收录了6763个汉字和常用符号,奠定了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然而,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化和信息处理需求的多元化,1993年ISO/IEC 10646-1出台,提出了多文种、大字量的编码体系。我国随后制定了GB 13000.1,收录了20902个汉字,预示着编码体系的未来发展,但由于兼容性问题,其应用仍受限。
考虑到GB 13000的实现需要时间,以及GB 2312的稳定性和资源利用,我国选择在GB 2312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兼顾GB 13000的兼容性。1998年,一项新的国家标准制定计划开始,由多家知名机构和公司组成的标准起草组,经过深入研究和论证,形成了GB 18030-2000《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该标准旨在兼容GB 2312的内码标准,支持GB 13000的中、日、韩统一汉字字符,且收录了27484个汉字,兼顾了兼容性、扩展性和前瞻性。
2000年3月,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GB 18030,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过渡期至2001年8月31日。值得注意的是,GB 18030作为GBK的超集,结束了GBK的历史使命,广泛应用于Windows等操作系统中。
国家标准GB18030-200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是我国继GB2312-1980和GB13000-1993之后最重要的汉字编码标准,是我国计算机系统必须遵循的基础性标准之一。 目前,GB18030有两个版本:GB18030-2000和GB18030-2005。GB18030-2000是GBK的取代版本,它的主要特点是在GBK基础上增加了CJK统一汉字扩充A的汉字。GB18030-2005的主要特点是在GB18030-2000基础上增加了CJK统一汉字扩充B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