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22: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03:13
根据《释氏要览》卷上引述的《僧祇律》,"分卫"一词来源于僧尼在乞食时,其行为旨在护持修行,故有此称。具体来说,比丘学习乞食之法,其目标在于维持生命,而非贪婪,仅求身体存续,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所述:“比丘在乞食时,无论得食与否,皆需平静思考,无贪着之心,仅为生存而食。”
关于乞食的礼仪和时间,《中阿含》卷四十八的牛角娑罗林经规定,比丘需在平旦时,着衣持钵,遵循正念,谨慎守护自身,收敛心神,于日中后收起衣钵,回到安静处。佛经还记载,比丘迦留陀夷因在不适当的时间乞食,导致一孕妇恐慌,胎堕,因此佛陀制定了乞食应在日中前完成的规定。
在菩萨的乞食行为中,有十种重要的意义,如在《宝雨经》卷八所示:
此外,乞食还有十利,如维护自尊,激发施主的善心,遵循佛陀教诲,培养平等心等,见于《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总的来说,乞食不仅是生存手段,更是修行的一部分,体现了佛教中的慈悲与智慧。
分卫(梵pain!d!apa^tika,巴pin!d!apa^ta,藏bsod-sn~oms-pa):即乞食。指修道者每日至民家门前接受饭食等物的给与。又作团堕或托钵。音译为宾荼波底迦、傧荼夜波多、宾荼夜。印度多抟食作团,堕叠于钵中;团堕乃就乞得之食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