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1: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24
可据苏轼研究学者考证,苏轼一生即无女儿也无妹妹,可是执着的徐州人民“言之凿凿,信不谬也”,“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也世代流传,流传至今,成为困扰苏轼研究学者的千年疑案。对于苏姑娘的故事,著名苏轼研究学者、作家龙吟先生在其创作文学巨著《万古风流苏东坡》时,当然不能舍弃这些被人们耳熟能祥的文化资源,关于苏小妹的身份、经过龙吟先生严密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州民“言之凿凿”的苏姑娘就是老苏先生在京城任礼书修编时收为养女的同乡史沆的遗孤史文美,史沆之妻后来改嫁高邮县令徐仲谋,文美随养父而改姓徐,仍与苏轼情同兄妹。他把人物原形徐文美的经历与传说中的苏姑娘与显红岛的故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并将苏小妹“三难新郎”、苏轼为苏小妹和秦观主婚的故事发生地定位在徐州快哉亭中,让人即觉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受到苏轼研究学者的拍手叫绝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按龙吟先生的考证,十二年后小文美与胡子哥哥再次在徐州相见时,文美己长成十八岁的才女,但因其母病故,养父欲强*文美嫁给当地一位富家公子,而文美此时正在暗恋高邮才子秦少游,在打听到胡子哥哥任知徐州后,急忙来到徐州投亲避婚。没想到来到徐州就遇洪水,因此只好每日与兄嫂一起到城墙上参加抗洪,并每日给哥哥送饭。后来因为听到百姓议论河神托梦要娶红衣女郎才能退去洪水的传说,就产生了既解哥哥忧愁,又能救州城百姓的念头。十月十日,徐文美带七岁的侄儿苏迨和五岁的过儿为哥哥送饭时向哥哥说出要嫁给河神拯救州城百姓的打算,说完就欲跳入洪水之中,但被苏轼父子死死拉住,而此时搭在手臂上的送饭蓝子和蓝子上的红衣夹袍却掉入黄河之中,巡逻的士兵看到红衣漂浮而下以为有人落水,遂向下游大声喊到“有人落水了,快快救人 ”,马上就有很多民工跳入河中,而这时苏迨兄弟看到众人下水,就在城墙上边跑边喊“那是姑姑的,那是姑姑的!”下游的百姓听到两位公子的喊声也跟着大喊“苏姑娘落水了”,“ 苏姑娘落水了”纷纷跳入水中追赶时隐时现的红衣而去,一直追到河中沙洲才捞到一件挂在锐石上的红袍。说来也巧,三日之后黄河竟然真地归入故道,围城的黄水也迅速退去。
这次洪灾淹没了三十多个州县、四十万顷良田,唯有徐州城得以保全。徐州的百姓在欢呼抗洪胜利的同时,也有一个传说不胫而走,满城和下游的百姓都在诉说着因为苏姑投河才感动河神,止息了这场发了疯的洪水,特别是那些参与打捞苏姑红衣的百姓和士兵,更是说的绘声绘色、言之凿凿。在传说中有人说苏姑是知州的妹妹,也有人说是知州的女儿,一传十,十传百,竟然代代相传,苏轼赴湖州任后,州府的后任*为了纪念苏姑娘,竟在官府后面修了苏姑墓,建了苏姑庙,还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和十月十日举办苏姑庙会,纪念这位传说中为保徐州而献身黄河的女神。
当年一片荒凉的河中沙洲,也因其留住了徐文美的红袍而历代整修,成了一个游览胜地——显红岛。刚刚竣工的故黄河风光带显红岛上雕梁画栋、虹桥水榭,茶肆亭廊,很是壮观,但仔细品位好像还是缺少一点苏小妹的遗迹,因此我们建议不仿在岛上再建一组苏轼父子在古城墙上拦阻文美跳河,文美红袍抛落水中的雕塑;再依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在显红岛广场或茶楼之中演绎一部“苏小妹三难新郎”苏轼为秦观和苏小妹主婚的剧目,每日晚上在显红岛演出,以充实故黄河风景管理处将要兴办的故黄河夜航活动的内容,将显红岛建成徐州的一个夜间旅游胜地,向全国游客宣传苏小妹和“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将全国人民喜爱的苏小妹的形象定格在徐州人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