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水成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7: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21:05
1.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主要归结于风成作用。在第四纪冰期的干冷气候条件下,黄土高原地区的西部*内部变得尤为干旱,导致大量沙土暴露在外。西北风的吹拂下,这些沙尘被搬运至黄土高原,并在风力减弱时沉积下来。随着时间的积累,这层黄土堆积变得越来越厚。
2. 黄土高原表面的复杂地形,诸如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该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尤其是暴雨天气,造成地表水流迅猛。由于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保护,流水侵蚀作用尤为显著,从而塑造了黄土高原崎岖不平的地貌特征。
扩展资料补充: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它横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的一部分。黄土高原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可以将黄土高原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部分。西部地势最高,海拔在2000-3000米之间;中部海拔在1000-2000米,是黄土高原的主体区域;东部地势相对较低,海拔在500-1000米,河谷平原的比例较大。黄土高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黄土台塬区和河谷平原区等不同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