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传中的回译 - 以医学为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6: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4:04
同传中的回译能力对于医学交流至关重要。在医学监管相关的会议中,与会者大多能流利使用英文进行发言,讨论主题涉及国内外医学监管、*发布等。若译者在翻译前缺乏类似经历,仅按字面意思翻译,虽无可厚非,但听众可能觉得不够到位,译者自己也觉得有改进空间。回译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例如,“Healthy China 2030”可以翻译为“健康中国2030”,“Healthcare System Reform”为“医疗体系改革”,“Primary Care”为“初级诊疗”,“GP System”为“家庭医生制度”。关于“GP”的翻译,之前一直不确定是“家庭医生”还是“全科医生”,但通过网络查询,最终确定为“家庭医生”。
在同传中,翻译需要对*细节有广泛接触,以便在交流中快速理解并准确传达信息。以医保支付体系为例,费时服务(Fee for Service)指的是医保按项目付费,这是之前接触过的概念。但现场提到的“全面支付机制”(Comprehensive Payment Mechanism)则需要进一步理解为“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这一概念更为专业和精确。
翻译中还需要关注行业动态,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例如,关于“BMS”推广的基于治疗结果的HCV保险,通过查询相关新闻,可以发现实际指的是“按疗效付费的医保项目”。这类信息的获取有助于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并传达行业内的创新与*动态。
在会议中,术语和缩略词的翻译也非常重要。例如,CTA(Clinical Trial Applications,临床试验申请)、MAH(Drug 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QC(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 for Generic Drugs,药品一致性评价)、PHI(Private Health Insurance,商业保险)等,这些术语在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内有着特定的含义,正确翻译对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会议结束后,前辈分享了一个小细节:在中方发言中提到“机构”提交临床试验申请时,这里的“机构”实际是指研究站点或医院,而一些译者可能会翻译为“Agency”,即FDA等监管机构。这种混淆可能会导致听众困惑,因为实际的流程是研究站点或医院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而不是相反。
通过这次会议的经历,译者认识到回译能力、对*细节的敏感度、行业动态的关注以及对医学术语的准确理解在同传中至关重要。这次经历不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对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反思。译者意识到,持续学习、深入行业理解以及关注*动态对于提高翻译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同行共勉,不断追求卓越,是每一个翻译者应秉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