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5: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1:02
兖州,镶嵌在祖国华北平原上的明珠,拥有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
兖州地名最早见于先秦《尚书·禹贡》。传说大禹治理洪水成功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兖州即为其中之一。《禹贡》是各州向朝廷进贡的标准。《史记·夏本记》、《左传》、《山海经·海内经》等文献均提及大禹划九州之事,反映出大禹在古代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大禹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杰出部落首领,以其勤劳、智慧、毅力及伟大的献身精神,历经十三年治服洪水,使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夏朝开国之君。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夏朝起始于公元前2070年,大禹划定九州的时间距今约四千年前。
传说中,大禹足迹遍布天下,然而凿开三门峡、开劈龙门等工程,按古代生产力水平难以实现。后人认为这些是崇拜大禹的神话。现代学者认为,史前大洪水最严重的区域在黄河下游,这一带是大禹治水的主要战场。安作璋先生认为大禹主要活动区域就在今兖州一带。因此,兖州划定九州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谈。
九州的记载并不统一,《禹贡》提及的九州包括冀州、兖州、青州等,但《吕氏春秋》、《尔雅》等文献有所不同。无论如何,兖州作为九州之一的记载是肯定的。
近现代学者对大禹划九州的观点存在分歧,郭沫若、顾颉刚等持怀疑态度,认为《禹贡》成书于战国,九州概念是托古创制。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九州是自公元前2000年前后实际存在的,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域文化格局。
兖州的“兖”字源于兖水,兖水即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的王屋山。济水分为黄河以南和以北两部分,目前黄河以南地区已无济水。兖字在小篆中写作“沇”,隶变后成为“兖”。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兖”字与“沇”同义,只是古今异形。
“兖”字还赋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义,即“端信”。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西汉纬书《春秋元命苞》,并被《晋书》、《隋书》等史书引用。兖州人以端信为风骨,传承了自给自足经济模式、鲁文化(儒家文化)的传统,形成了遵守规范、敬畏权威、诚实淳朴的品格。
兖州的“兖”字不仅代表地理区域,还象征着端信之风。兖州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人们遵循规范、重视道德修养,形成了淳朴端信的民风。历史上,兖州涌现了许多端信楷模,如颜回、范淑泰、牛运震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这种精神将不断传承和发展。
兖州地名经历了复杂演变,从上古时期的自然地理区系概念,到汉代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再到宋朝瑕丘成为兖州治所,最后完成从瑕丘到兖州的名称演变。兖州名称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行政区划的调整。
综上所述,兖州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风韵。从大禹划定九州,到“兖”字蕴含的端信之风,再到兖州名称的演变,每一个阶段都见证了兖州的发展与变迁。
兖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山东省直管,济宁市代管。兖州历史悠久,4000多年前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兖州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讲学;“诗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兖”古作“沇”,《史记·夏本纪》“兖州”作“沇州”。九州即冀州、兖(ya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