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河相关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4: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13:03
上塘河作为古代漕纲运输的重要通道,在元末张士诚拓浚运河河道之前,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南宋时期,河边赤岸设有班荆馆,为朝廷官驿,接待金国等北方使者,使之在前往临安(今杭州)京城之前得以休息。著名历史人物如周必大、陆游也曾在此地留下足迹。这些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上塘河在当时的重要性,也描绘出了其繁荣的景象。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塘河的外观和功能经历了多次变化。昔日的繁华景象,如波光粼粼的通衢大河、舟行风帆的景色,如今只能通过前人的诗文来想象。当年的班荆馆、赤岸等景观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历史的痕迹和对过往的怀念。
上塘河流经城区,承载着城市的消费和工业活动,但同时也遭受了环境污染的困扰。河水变得污浊,失去了昔日的清澈。然而,在新千年的春天里,上塘河焕发了新的生机。*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污染治理和河道疏浚,水质有所改善,并在沿岸栽种了树木和花卉,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河畔还设置了供人休憩的花园和新建的桥梁,为人们提供了休闲的场所。
上塘河上的石拱桥,如桂芳桥、龙兴桥,至今仍风韵犹存。其中,桂芳桥建于无考,原名茆桥,现存南北向桥,另有东西向桥与之搭配。传说东西向的桥先建,用于泄水,后来南北向的桥建于其上。桂芳桥见证了宋时乡人徐宣与其弟登进士的故事,也经历多次修葺和重建。1991年,桂芳桥进行了修缮,恢复了原有的风貌。
龙兴桥,始建于不详年代,于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修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建。桥北有龙兴寺,宋宣和七年(1125年)因东湖水溢,建庵*。后因宋高宗驾幸,赐名“龙兴”。绍兴十二年(1142年),高宗迎皇太后于此,展示了临平的盛大景象。龙兴寺内有两殿,前为关帝殿,后为大雄宝殿,形成“寺里寺”的独特布局。
上塘河还有一处有趣的古迹,即河底通河,俗称“河里河”。这是一处石笕,南接曹家渠,北达龙王塘,用于泄渠水至下河,避免与上塘河的水体混合。这一设施不仅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也体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实用性。
上塘河及其相关古迹不仅保护了历史的真实,也保护了生活的延续。桂芳桥、龙兴桥等古桥见证了时光的流转,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上塘河及其周边的景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城市文化的象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休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