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6: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11:06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寄生虫病,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局部流行,但我国的人群感染率相对较低,大约在0.002%至0.171%之间。病例广泛分布于15个省市,其中甘肃省的感染率最高,估计全国感染人数约为12万人。该病的宿主非常广泛,包括牛、羊、猪、马、犬、猫、驴、兔、猴、骆驼、象、熊和鹿等众多动物。
感染主要通过生食水生植物,如水田芹的茎叶,尤其是在低洼、潮湿的沼泽环境中,牛羊的粪便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并通过椎实螺传播。因此,人们在食用这些植物时要特别小心,尤其是与牛羊接触频繁的地区。
防治策略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优于治疗”的原则。定期驱虫是防止肝片形吸虫病的关键,特别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牛羊饲养者应抓住这一时机进行驱虫。目前,肝蛭净注射液是首选的治疗药物,因其高效、低毒、使用方便且用量少,已取代了其他传统药物,如四氯化碳、六氯乙烷和硫双二氯酚,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
具体的驱虫剂量为:绵羊每10公斤体重需肌肉注射2毫升,而牛每20公斤体重则需注射2毫升,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确保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南,有助于有效控制和预防肝片形吸虫病的发生。
肝片形吸虫病致病: 肝片形吸虫后尾蚴、童虫和成虫均可致病,后尾蚴和童虫经小肠、腹腔和肝内移行均造成机械损害和化学刺激肠壁可见出血灶肝组织可表现出广泛炎症(损伤肝炎)童虫损伤血管可致肝实质梗塞随着童虫成长损害更加明显而广泛可出现纤维蛋白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