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23: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21:07
为了在核打击中率先摧毁苏联的重要战略目标,如导弹发射井和地下指挥中心,美国从1950年代中期起,主要依赖当量900万吨、弹坑深度可达150米的B53型核航弹作为钻地核弹。
然而,B53型核航弹的当量过大,导致弹头重量和尺寸过大,且只能由易损且笨重的B-52战略轰炸机携带,给作战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美国决定对其进行更新。
美国曾于1960年代至1970年代间,论证了多种钻地核航弹设计方案,但均因无法降低当量而被取消。随着弹道导弹技术和核弹头小型化的迅速发展,美国于1979年加快了研制可用于射程1800公里、圆概率误差20~45米的中程弹道导弹“潘兴”Ⅱ上的钻地核弹头的步伐。
这种钻地核弹头的设计要求是在爆炸前能钻入相当于9层楼深的地下深处,利用地震或炸坑的破坏机理来摧毁敌人的点目标。很快,美国成功研制了世界首种钻地核弹头W86。
然而,钻地核弹头计划于1981年1月被取消,主要原因是“潘兴”Ⅱ导弹的任务改成了打击各种目标。在计划取消时,钻地弹的研制工作已经完成,“潘兴”Ⅱ改为使用非钻地核弹头。
核钻地弹又被称为“核鼹鼠” 它是能钻入地下一定深度后爆炸的核弹。主要利用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和成坑作用,毁坏敌方导弹发射井、地下指挥中心等硬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