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9: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14:02
老人去世时起遗产就可以开始分配了,遗产继承开始后,若是其他的继承人对分割的方式存在异议,此时就可以在三年的诉讼时效范围内,提出诉讼。若是遗产继承程序已经结束二十年,此时不管是否有证据证明遗产分割不符合标准,法律不予支持。
一、老人去世遗产分配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老人去世时起遗产就可以开始分配了。且遗产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最长为二十年。
法律依据:《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老人去世遗产分配比例是怎样的?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
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所谓“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彼此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所尽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条件大致接近。所谓“均等分配遗产”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取得的被继承人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各继承人可不均等分配遗产,这些特殊情况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继承人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或其他生活来源,难以维持其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缺乏劳动能力是指继承人因尚未成年不具备劳动能力或因年迈、疾病等原因而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是指对被继承人负有法定的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为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或者提供了主要的劳务扶助。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是指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处于相互紧密联系状态,彼此相互关心和照顾。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对被继承负有法定的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其具有履行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条件下,如果拒绝履行上述义务,那么在分配遗产时,不应分给这类继承人任何遗产,或者仅分给其极少份额的遗产。但应注意,如果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确表示不要求其扶养的,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所应取得的遗产份额。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的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继承人之间既可均等分配也可以协商,在达成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不均等分配。
在遗产所有人去世之后,那么其名下的遗产就可以进行分配了,若是,若是没有遗嘱,并且各继承人都想多分配获得一部分遗产,那么此时就需要将遗产纠纷西上诉至*审理。不管是协商分配,还是*判决后分配,自遗产分配结束之后,有一个三年的诉讼时效期,在此期间内,继承人若是对遗产的分配有异议,可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