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到了转折点,附2023年楼市预判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7: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19:00
央行与银保监会联手推出支持房地产金融16条政策,地产股应声暴涨。金融16条政策对楼市的刺激力度究竟有多大?对购房者又意味着什么?未来楼市走势将如何?本文将解析楼市,预判未来。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房地产市场,第二部分对2023年楼市进行预测,第三部分针对深圳购房者提出建议。去年对楼市的预测准确无误,提前预判了政策转向、救市时间、方式、尺度和率先救市的城市,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目前救市已进入第三阶段。
例如,2022年的救市政策从二三线城市启动,并非全面放开,而是在试探中逐步推进。预计深圳不会救市。今年发展进程证明这一预判准确,二三线城市轮番救市,东莞已救三次,深圳毫无动静。
在分析房地产市场和楼市预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房地产市场,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房地产调控和救市,这也是阅读并理解本文的基础。
搜索文章:送给所有准备买房的购房者,要正确理解这次救市。
第一部分:房地产市场
自去年11月份政策转向以来,各城市不断救市,效果明显,但并未出现转机。有人因此更加失去信心,但在我看来这是正常现象。
首先,救市力度不够。我在去年的预判文章中提到今年是在试探中逐步推进救市,就是这个意思。回顾今年的历程,是否有很多城市的救市政策一日游?逐步推进不是大跃进,步伐需要控制好。
其次,救市目标的设定。正因为目标的设定,才会出现救市力度不够。今年的目标是房地产活着,明年的目标是房地产复苏。任何时候任何城市调控房地产的目的都不是把房地产干死,而是让房地产更好地活着,这是我们认知房地产的基础和前提。
总之,救市来了就不必怀疑楼市救不起来,只是没有像2015年去库存救市那样强力推进。今年的救市动作非常保守,属于添油战术,目的很明显,在房地产出清之前要保证楼市不能倒。要达到这个战略目标,在战术上就不能大力推进,而是循序渐进,以保证楼市处于死不了也飞不了的可控状态。如果楼市干死了,代价太大,我们承受不起;如果楼市起飞失控了,将白白浪费前面调控付出的代价。
第二部分:预测2023年楼市
预测2023年楼市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二三线城市,另一部分是深圳。四五六线城市没有必要预测。
今年对二三线城市的救市政策都非常保守,金融16条发布是一个转折点。前期保守是因为不具备更大力度的救市条件,房地产出清的战略目标尚未达成,战术永远服务于战略。
金融16条的意义不在于本身,而在于释放了一个信号,房地产出清的战略目标基本达成了。接下来,很多城市将获得更大的救市力度权限,这个权限有多大?直到楼市回暖为止。
这个信号就像战场吹响的冲锋号,号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号之后的冲锋。
拭目以待吧!力度更大、范围更广的救市政策即将到来,不要等更大救市力度落地还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白白浪费一次十年不遇的购房窗口。
第二部分是深圳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出现政策松动。深圳的楼市不需要像样的救市政策,只要在某些方面做出松动,就是最大的救市力度。
深圳的救市需要三个条件成熟:一是与其他城市一样,在战略目标完成的时候;二是深圳的房地产也需要出清,深圳有一段异常的行情,现在这么被动,这段行情造成的后果正在逐渐恢复,也算得上是基本完成;三是将深圳的住房供应体系调整好,比如可售型人才房就是一方面,还有安居房和公租房多重渠道保障住房需求。民生保障做好了安排,才好给予商品房更多的市场空间。保障房是基础,市场才是分配住房最公平的方式。
三个条件逐渐成熟,我预判深圳的楼市快则春节前后,慢则五月份会有一点的调整。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基本上是可预测的,只要没有大的形势变化,这个轨迹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第三部分:给予深圳购房者的建议
今年五月份给予购房者的建议是降价风险尚存,购房窗口仍在。现在给予购房者的建议是最佳购房窗口期进入倒计时。
关于如何应对,我们需要把握大市场,更需要把握方向和个案。方向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买错和买对能差多少,很多朋友已经深有体会。
在买房实操中,选对是战略问题,捡漏个案笋盘是战术问题。有购房者沉迷于找笋盘捡漏,就像在围棋对战中沉迷于吃子而丢失了大片的地盘。
关于什么是选对,被咨询最多的问题是某区域或某楼盘有没有投资价值。我认为这是选对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两个条件是购房者的购房目的、资金预算、资产配置情况和要选择标的具体数据、价格。
比如出现一套市值500万的住宅卖400万有没有购买价值?比如前海的写字楼有没有购买价值?再比如二十万一平的恒裕深圳湾公寓有没有购买价值?这三种情况对于不同的购房者价值完全不一样,对于资产过亿的富豪,这套住宅即使300万都没有价值。未来,同样的房源对于不同的购房者价值完全不一样。
结语:
G20峰会正在召开,会议主题:共同复苏,强劲复苏。这是世界大国当下共同的需要,共同迎接明年,主题复苏。关注收藏,明年底见证今天的楼市预测。
投资有风险,观点仅供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19:00
央行与银保监会联手推出支持房地产金融16条政策,地产股应声暴涨。金融16条政策对楼市的刺激力度究竟有多大?对购房者又意味着什么?未来楼市走势将如何?本文将解析楼市,预判未来。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房地产市场,第二部分对2023年楼市进行预测,第三部分针对深圳购房者提出建议。去年对楼市的预测准确无误,提前预判了政策转向、救市时间、方式、尺度和率先救市的城市,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目前救市已进入第三阶段。
例如,2022年的救市政策从二三线城市启动,并非全面放开,而是在试探中逐步推进。预计深圳不会救市。今年发展进程证明这一预判准确,二三线城市轮番救市,东莞已救三次,深圳毫无动静。
在分析房地产市场和楼市预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房地产市场,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房地产调控和救市,这也是阅读并理解本文的基础。
搜索文章:送给所有准备买房的购房者,要正确理解这次救市。
第一部分:房地产市场
自去年11月份政策转向以来,各城市不断救市,效果明显,但并未出现转机。有人因此更加失去信心,但在我看来这是正常现象。
首先,救市力度不够。我在去年的预判文章中提到今年是在试探中逐步推进救市,就是这个意思。回顾今年的历程,是否有很多城市的救市政策一日游?逐步推进不是大跃进,步伐需要控制好。
其次,救市目标的设定。正因为目标的设定,才会出现救市力度不够。今年的目标是房地产活着,明年的目标是房地产复苏。任何时候任何城市调控房地产的目的都不是把房地产干死,而是让房地产更好地活着,这是我们认知房地产的基础和前提。
总之,救市来了就不必怀疑楼市救不起来,只是没有像2015年去库存救市那样强力推进。今年的救市动作非常保守,属于添油战术,目的很明显,在房地产出清之前要保证楼市不能倒。要达到这个战略目标,在战术上就不能大力推进,而是循序渐进,以保证楼市处于死不了也飞不了的可控状态。如果楼市干死了,代价太大,我们承受不起;如果楼市起飞失控了,将白白浪费前面调控付出的代价。
第二部分:预测2023年楼市
预测2023年楼市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二三线城市,另一部分是深圳。四五六线城市没有必要预测。
今年对二三线城市的救市政策都非常保守,金融16条发布是一个转折点。前期保守是因为不具备更大力度的救市条件,房地产出清的战略目标尚未达成,战术永远服务于战略。
金融16条的意义不在于本身,而在于释放了一个信号,房地产出清的战略目标基本达成了。接下来,很多城市将获得更大的救市力度权限,这个权限有多大?直到楼市回暖为止。
这个信号就像战场吹响的冲锋号,号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号之后的冲锋。
拭目以待吧!力度更大、范围更广的救市政策即将到来,不要等更大救市力度落地还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白白浪费一次十年不遇的购房窗口。
第二部分是深圳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出现政策松动。深圳的楼市不需要像样的救市政策,只要在某些方面做出松动,就是最大的救市力度。
深圳的救市需要三个条件成熟:一是与其他城市一样,在战略目标完成的时候;二是深圳的房地产也需要出清,深圳有一段异常的行情,现在这么被动,这段行情造成的后果正在逐渐恢复,也算得上是基本完成;三是将深圳的住房供应体系调整好,比如可售型人才房就是一方面,还有安居房和公租房多重渠道保障住房需求。民生保障做好了安排,才好给予商品房更多的市场空间。保障房是基础,市场才是分配住房最公平的方式。
三个条件逐渐成熟,我预判深圳的楼市快则春节前后,慢则五月份会有一点的调整。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基本上是可预测的,只要没有大的形势变化,这个轨迹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第三部分:给予深圳购房者的建议
今年五月份给予购房者的建议是降价风险尚存,购房窗口仍在。现在给予购房者的建议是最佳购房窗口期进入倒计时。
关于如何应对,我们需要把握大市场,更需要把握方向和个案。方向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买错和买对能差多少,很多朋友已经深有体会。
在买房实操中,选对是战略问题,捡漏个案笋盘是战术问题。有购房者沉迷于找笋盘捡漏,就像在围棋对战中沉迷于吃子而丢失了大片的地盘。
关于什么是选对,被咨询最多的问题是某区域或某楼盘有没有投资价值。我认为这是选对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两个条件是购房者的购房目的、资金预算、资产配置情况和要选择标的具体数据、价格。
比如出现一套市值500万的住宅卖400万有没有购买价值?比如前海的写字楼有没有购买价值?再比如二十万一平的恒裕深圳湾公寓有没有购买价值?这三种情况对于不同的购房者价值完全不一样,对于资产过亿的富豪,这套住宅即使300万都没有价值。未来,同样的房源对于不同的购房者价值完全不一样。
结语:
G20峰会正在召开,会议主题:共同复苏,强劲复苏。这是世界大国当下共同的需要,共同迎接明年,主题复苏。关注收藏,明年底见证今天的楼市预测。
投资有风险,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