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18: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06:15
于非闇的艺术风格独特,40岁左右开始专注于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从清代陈洪绶的技法入手,后深入研习宋、元花鸟画,并对赵佶的手法有所着意。他的艺术生涯强调对古意的传承,如病中所作的《喜鹊柳树》,他总结了自己的艺术历程,认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于非闇不仅师古,更有所创新,他创立了两宋双勾技法,构图新颖,笔法刚柔并济,色彩艳丽而不失雅致。例如画牡丹,他将春夏秋冬的元素融合,既可观远,亦可近赏,且擅长在画作中题诗跋文,自刻印章,赋予画面深厚的文化内涵。
他的作品融合了李公麟、蓝瑛等大师的风格,如《仿宣和御笔花鸟》中的小鸟,表现了天真古趣。进入五十年代后,他的作品展现出时代气息,追求朝气蓬勃的表现手法。他的工笔画尤其注重质感和色彩,如《双钩竹雀图》展示了他扎实的绘画功底。于非闇的画作吸收了古代绘画遗产、写生实践和民间绘画技法,勾线笔法中融入书法意韵,既有传统精华,又有创新精神。
在他的《木笔山鹧图》中,小枝与主干的处理巧妙,既有立体感又不失协调,色彩运用艳丽而不俗。他的书法技艺精湛,尤其擅长宋徽宗的瘦金体,如《题灵隐寺红辛夷花》一诗题写,使作品更具古意。于非闇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元,文化和内心修养的结合使他成为文人书画的典范,市场前景可期。
于非闇(1889年3月22日—1959年7月3日)中国画家。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枢,别署非闇,又号闲人、闻人、老非。原籍山东蓬莱,出生于北京,自幼得书画家传。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作品有《玉兰黄鹂》、《丹柿图》、《牡丹鸽子》等。著有《非闇漫墨》、《艺兰记》、《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