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19: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2:41
【音乐瑰宝】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音画:《萨特阔》的灵感与创作揭秘
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生涯中,有一部作品格外闪耀,那就是他与穆索尔斯基共同创作的交响音画《萨特阔》。这段摘自《我的音乐生活》的故事,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这部作品的诞生过程。
那是一个夏日,两位音乐巨匠穆索尔斯基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没有旁人的环境中,共享音乐的灵感碰撞。穆索尔斯基曾计划创作《萨特阔》,但后来放弃了,将这个创意慷慨地馈赠给他的朋友。巴拉基列夫对此深感共鸣,鼓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接过这个挑战。在那个夏天和秋天,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独自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完成了《萨特阔》和一系列浪漫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四首浪漫曲在巴拉基列夫的推动下得以出版,尽管没有得到经济回报。1867年9月,音乐集团的成员们归来,他们的音乐盛宴中,《萨特阔》以其卓越的第三乐章(2/4拍子舞曲)赢得了赞誉。这个乐章的灵感源自李斯特的《山上之歌》,并巧妙地融入了《鲁斯兰》中柳德米拉被诱拐的元素,但通过半音阶的创新,展现出独特的俄罗斯韵味。
在创作过程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借鉴了巴拉基列夫的《金鱼之歌》和达尔戈梅斯基《水仙女》的和声,以及李斯特《梅菲斯托圆舞曲》的部分技巧。他的创新舞曲主题和歌唱性主题,融合了《塔玛拉》的风格,尽管当时后者尚未完成,但影响深远。《萨特阔》的调性选择,如降D大调和D大调,仿佛为迎合巴拉基列夫的喜好而设。
然而,作品并非没有瑕疵。中间的宴饮乐章相较于其他部分显得冗长,如果能进一步扩展暴风雨后的段落,或许会更佳。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承认,他那时的技术尚待提升,作品的精炼有时显得过于简短,但他自信于作品的原创性和俄罗斯风味,以及管弦乐的和谐统一,这些魅力让他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
巴拉基列夫,作为小集团的核心,对《萨特阔》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但也指出它女性化的特质,需要更多元的音乐思维来丰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创作风格逐渐成熟,他的“自我”得到了更多认同。那个1867-1868年的演出季,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会无疑是一场音乐盛宴,其中包括了《萨特阔》的精彩演出,它的配器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萨特阔》,不仅是一幅交响音画,更是他音乐才华的见证,它在那个时代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至今仍被音乐爱好者们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