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讽刺唯美古诗(8首哲理古诗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8: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0:52
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要想看得远,就得站得高。说明了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凡事立意要高,视野要广,才能有与众不同的境界,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能有过人的独到之见;只有具备大眼光,才会有大作为。
2.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
找知道我们会在半路上失散,还不如一开始便独自飞行了。这句诗从孤雁的角度总结的生活经验,颇具人生哲理,指人应当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
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身临庐山之中观看庐山而不能看清其全貌的感受,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说明了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必须脱身于该事物,客观冷静地观察分析,注意掌握事物的全貌,不要为局部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 发衰辞头,叶枯辞树;物无细大,功成者去。——唐·白居易《齿落辞》。
头发衰老就辞别头皮掉了,叶子干枯就脱离树枝飘落了;事物无论是细小的还是巨大的,完成了它的使命、功业就会终结归去。这句话以掉头发、落树叶等日常事情为例,说明事物都具有有始有终、“功成”而去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
请问方塘里的水,为什么能够如此清澈?那是因为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进来的缘故。诗句寓深刻的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鲜明自然,寓于理趣,是诗人以理语为诗的脍炙人口的佳句。
6.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宋代苏轼诗《琴》
如果琴的声音是从琴中发出来的,那为什么放入匣中的时候,琴不发出响声呢?如果琴声是从指间上发出的,那为什么不从指间上蜻蜓呢?这句话说明事物是相互作用的。
7.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青山重重毕竟也不能阻挡住滚滚江水向东流去。诗句是说青山可以遮住人的视线,使人看不到北方的京都,终究遮不住流水东去。词句喻指即使世事浑浊、不遂所愿,但历史潮流滚滚前行终究阻挡不住。
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山峦重叠,溪水迂回,人们以为前面没有路了,硬往前走,忽见柳树成荫、山花明艳,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诗句写山间农村独特景色,其中蕴含着生活哲理:在困境和无望中会存在着新的境界和转变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