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9:5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3:17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诸葛亮既是一个历史人物,也是一个艺术人物。说他是历史人物,是因为他出生于181年,是真实的蜀国丞相,也确实为刘备建立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说他是艺术人物,是因为一部《三国演义》完全将诸葛亮这个人物神化了,把他等同于一个智慧的化身了,但是这与真实的诸葛亮形象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那么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呢?《三国志》作者陈寿这样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这段话是非常客观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诸葛亮的问题——他是个*家,专业的*家,但是在军事方面却并不是那么专长。我们从他自己的偶像也可以看出来,他的偶像是管仲和萧何,这两位都是*家,特长是善于治国理政,而不是行军打仗。管仲打仗基本交给自己的老朋友——鲍叔牙,他特别善于冲锋陷阵;而萧何则一直负责给刘邦当运输大队队长,运粮食、运新兵。
实际上诸葛亮也是如此,与《三国演义》不同,真实的诸葛亮在刘备死前很少带兵打仗。火烧博望坡等经典战役,都是刘皇叔亲自拿刀上阵砍人的,也是刘皇叔自己设计出来的经典战役。而刘备死后,刘禅年纪尚且还小,刘皇叔只得将国家都托付给他,军政大权全部落在了曾经主管*的诸葛亮身上。
当时的现实情况是,蜀国弱小而魏国强大。但是魏国是蜀国的假想敌,也是蜀国存在的意义所在——诛灭曹贼,光复汉室。按照正常的策略,蜀国应该休养生息,给自己充满电,然后在争取一举打败曹魏。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刘备死了,诸葛亮刚刚接管军队,如果没有针对曹魏的军事行动,很可能建立在光复汉室理想上的蜀*队就要失去理想了。
所以诸葛亮作为一个军事新手,不行也得行。作为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的他,其实心里也是慌的。所以他选择在北伐前先找个软柿子捏一捏,捏出手感来——这个软柿子就是南蛮。《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把南蛮形容得非常强大,难以打到,但事实是南蛮很菜,《李恢传》中记载打南蛮的时候场景是“追奔逐北”,二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打完了南蛮,果然蜀军军威大振,诸葛亮的声望也大大提高,顺带也给自己涨了一波军事经验,不得不说这也可以算是诸葛亮足智多谋的一部分了。然后他开始带着晋级的蜀军来打这个强大的对手——曹魏。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开始,他让赵云、邓芝带着疑兵 吸引曹真的大军,自己则直扑祁山。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正如诸葛亮这般。
出其不意的诸葛亮拿下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使得关中震怖。曹明帝于是令张郃率军来攻击诸葛亮,同时曹真猛攻兵力不足的赵云疑兵。老子说:“正治国,以奇用兵。”但同时他还强调,“奇”不可久,因为久了就会被人发现而失去效果。诸葛亮的奇兵就是这样了,他已经被发现了,既不撤兵,又不能打破关中,然后陷入了与曹魏两面作战的困境。
首先是赵云,他本来就是疑兵,兵力不强,被曹真猛攻,最终大败。与赵云一块的魏延、高翔都被杀败。而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又犯了个大错误——让去守街亭。结果就是数万大军飞灰湮灭。虽然诸葛亮最后弄了个“空城计”找回了几分颜面,但败了就是败了。与此同时,这一战蜀国损失了张休、李盛、丁立等11员大将。
虽然张休、李盛、丁立等人不是赵云这样级别的将军,但是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战力中等的将军的死去,对蜀国仍然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何况那时候蜀国真正的上等大将也只有年老的赵云和一个魏延了,在这里又损失了11个中等大将,实际上已经严重透支了蜀国的国力了。
经历第一次北伐惨败后,诸葛亮越来越谨慎,甚至于胆小,后面几次北伐都是小打小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终蜀国在诸葛亮手上没有实现北方一寸领土的扩张,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3:18
诸葛亮首次北伐导致整个部队折损近1/3五虎上将死掉了两个,例如像张飞,关羽都已经牺牲,所以诸葛亮这次被罚失败以后,自信心也受到很严重打击。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3:18
诸葛亮首次北伐输的很惨,死了十一位名将,可以说是直接让蜀国损失了一半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