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体式特点,把握新闻阅读规范,读懂新闻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07:3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0:56
两则消息的标题能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简洁醒目,重点突出;导语集中呈现了新闻事实;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了新闻的相关信息。 第二则消息比第一则内容更详尽丰富。
1、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学生遇见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与其他单元的“阅读·写作”编排体式不同之处在于:该单元以任务为先导,以阅读为基础,以活动为主体,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从课文呈现的方式来看,该单元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2、任务单、旁批、补白、技巧点拨等内容丰富,指向性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是自主学习的支撑性资源。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说:“学新闻的目的就是写新闻,这样的教学内容显然过于狭窄,我们需要拓宽‘为理解而读新闻’的教学内容选择路径。”
3、“要让学生学会从报道的事实信息中分析、鉴别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区分出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新闻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培养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受众。”基于对这一理念的认同,我觉得《消息二则》作为该单元的第一篇阅读素材。
4、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体式特点,把握新闻阅读规范,读懂新闻内容;其次,要把握新闻语言的特征,通过语言的品咂,感受作者的主观倾向和语体风格,读出新闻的意思和情味。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应该通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
而不是新闻知识的灌输、识记和体认
1、学生在动态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是活动探究单元课型设置的意义所在。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0:52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体式特点、把握阅读规范并读懂新闻内容:
一、认识新闻体式特点
1. 讲解结构:
• 向学生介绍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标题要简洁醒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详细阐述新闻事件的经过、细节和相关人物等;背景提供新闻事件的历史、社会环境等信息;结尾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总结或展望。
• 举例分析不同结构部分在新闻中的作用,如通过分析标题《“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让学生理解标题的概括性;再以导语“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让学生体会导语的简洁性和重要性。
2. 分析语言特点:
• 强调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简洁性。准确性要求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要避免主观色彩,以事实为依据;简洁性则体现在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
• 选取一些新闻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例如,“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这句话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3. 认识新闻体裁:
• 介绍常见的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特写等。消息是最基本的新闻体裁,简洁快速地报道新闻事件;通讯则比较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和背景,注重人物描写和情节叙述;特写是对新闻事件中的某一特定场景或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
• 提供不同体裁的新闻实例,让学生比较它们的特点。比如,一篇关于奥运会开幕式的消息和一篇关于某运动员的通讯,让学生体会两者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二、把握新阅读规范
1. 多渠道获取新闻:
• 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获取新闻,如报纸、电视、网络新闻平台、新闻客户端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渠道的新闻特点和优势,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渠道。
• 推荐一些权威的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让学生养成从正规渠道获取新闻的习惯。
2. 快速浏览与精读结合:
• 教导学生在阅读新闻时,先快速浏览标题、导语和小标题等,了解新闻的大致内容和重点。然后根据需要对感兴趣的新闻进行精读,仔细阅读主体部分,了解新闻事件的细节和背景。
•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浏览一篇新闻,然后回答一些关于新闻主要内容的问题;再让学生对同一篇新闻进行精读,分析新闻中的观点和细节。
3. 关注新闻来源和可信度:
• 培养学生对新闻来源的敏感度,让他们了解不同新闻媒体的背景和立场。教导学生判断新闻的可信度,如查看新闻是否有多个可靠的消息来源、是否符合逻辑等。
• 提供一些真假新闻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判断新闻的可信度。例如,一则没有明确消息来源且内容夸张的新闻,很可能是假新闻;而一则来自权威媒体、有具体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新闻,可信度较高。
4. 互动与讨论:
• 鼓励学生在阅读新闻后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和讨论。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和观点,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新闻事件的影响、原因和解决方案等。例如,“对于某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三、读懂新闻内容
1. 提取关键信息:
• 教导学生在阅读新闻时,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如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等。可以通过让学生在阅读新闻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锻炼他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 例如,一篇关于地震的新闻,学生应该能够提取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伤亡情况等关键信息。
2. 理解新闻背景:
• 帮助学生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因素等。了解新闻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国际冲突的新闻时,老师可以介绍相关国家的历史关系、地缘政治等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3. 分析新闻观点:
• 引导学生分析新闻中的观点和立场,了解不同媒体和作者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新闻事件,不被单一观点所左右。
• 可以让学生阅读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分析其中的观点差异,并思考这些差异的原因。例如,对于某一政策的报道,不同媒体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和解读,让学生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4. 联系实际生活:
• 鼓励学生将新闻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思考新闻事件对自己和社会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讨论新闻事件与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关联,以及自己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保的新闻后,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环保行动;或者在阅读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的新闻后,让学生讨论科技创新对未来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