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07: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1:59
直线模式在描述社会传播过程时,存在明显局限。首先,它过于强调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固定角色,忽视了人类活动中角色转换的常见性,每个人在传播过程中既是信息的发出者也是接收者。
1954年,施拉姆提出“循环模式”,源于奥斯古德的观点。这一模式摒弃了传统的“传播者-受传者”框架,强调双方作为传播行为主体的互动性。在这个模式中,传播双方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解读,相互影响,扮演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且在传播过程中角色不断转换。
尽管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突显了传播的互动性,但其将传播双方设定为完全对等或平等,这与现实社会中因地位、资源、能力差异而产生的不均衡关系有所冲突。同时,它在处理大众传播时并不适用,因为它强调的是人际传播而非大规模的信息传递。
施拉姆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另一种大众传播模式,以大众传媒和受众为双方,强调传达与反馈的关系。受众作为接收者,与传媒和不同社会群体保持复杂联系,这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的特征。
梅尔文·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则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弥补了单向传播的缺陷,增加了反馈的要素,使其更符合人类传播的互动特性。此外,它扩展了噪音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影响信息,还会影响传播和反馈的全过程。
在传播学研究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了各种各样的说明。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