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0: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7:05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技术。在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中,首先通过动员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然后利用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出大量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传统抽取骨髓相比,这种方法只需采集分离约50至200毫升外周血,过程对捐赠者影响较小。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输血不同。输血只能提供成熟细胞,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则通过植入种子细胞,使其在受体内增殖分化,替代有病细胞。输血的效果是暂时的,因为输注的细胞最终会被受者破坏分解。
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影响身体健康,全球大量供者的监测结果显示,移植过程对供者身体无明显影响。正常人骨髓总量约为3000克,移植时仅需10克,相当于采集干细胞10毫升。整个采集过程只需4小时,且在一周内即可完成,对人体安全无害。供者仅需请半天假,无需额外休息和调养。
造血干细胞移植按来源和用途分为不同类型。按来源部位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按供体与受体关系分为自体移植、同基因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同基因移植适用于无合适供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缓解后使用自身干细胞移植,但复发率较高。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各有优势和适应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1990年后,该技术迅速发展,1997年全球移植例数超过4.7万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占比超过异基因移植。移植种类增多,临床疗效提高。
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需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移植前的预处理,包括使用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等手段减少受者肿瘤负荷,经典方案对患者损伤较大,多用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二是受者和供者需有相匹配的HLA系统;三是要有一定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能存在排斥反应、出血、感染、排斥、抗宿主病和肝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但随着科技发展,这些风险逐渐降低,更多患者得到合理救治,恢复健康。
在移植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排斥现象并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尽管人体具有排斥非自己细胞的能力,但通过分型和配型实现全相合,排斥情况可得到有效控制。采集造血干细胞后,主要关注排斥反应和抗感染问题。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严密的进行分型和配型,再移植到受体的治疗过程。造血干细胞移植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部位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现在我们提倡用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来进行采集,用外周血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入血,然后用采血的方法来采集,这样的方法供者没有什么痛苦,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