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0: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08:27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写于他晚年时期。这首诗创作背景是在白居易贬官江州(今江西九江)期间游览庐山大林寺时所作。白居易通过简练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山中春景的惊喜与人生感悟。
全诗解析: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的前两句对比了山下和山上的花期差异。在山下的四月,春天的繁花早已凋谢殆尽,但在山中的大林寺,桃花却刚刚盛开。这里借景抒情,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节律,也表现了山中环境的与众不同,形成了强烈的时间对比。
"人间四月芳菲尽":指四月时,山下人间的花已经凋谢,暗示春天快结束了。"芳菲"是指百花盛开的美景。
"山寺桃花始盛开":与山下不同,山寺里的桃花这时才刚刚开放。这里显示了山中的气候差异,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惊喜。
2.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所经历的人生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诗人感叹自己常常在世间寻觅春天(象征美好和希望),但无果而终,直到此刻,他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春天,就在这山中的大林寺里静悄悄地绽放。
"长恨春归无觅处":诗人长久以来遗憾春天离去,找不到它的踪影。这一感叹也可引申为人生中对美好事物逝去的遗憾。
"不知转入此中来":却不曾想到,春天其实已经转到了山中的大林寺。这个发现带有一种喜悦的转折,表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惊讶与欣慰。
主题和意境: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寺桃花的晚开,展示了山中与尘世不同的时空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暗含了诗人对白居易贬谪生活的淡然和人生的豁达。诗人借助桃花的盛开与时间的推移,表达了一种对生活不以为然的从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