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0: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6:42
细沙虫草,源于《贵州草药》,其学名为Teucrium bidentatum Hemsl.,属于唇形科植物二齿香科科。这株植物的根和全草均可入药,秋季是最佳的采收时节,采摘后需洗净并晾干以保持其药效。
细沙虫草的特征独特,花序呈假穗状,生于山地林下的生态环境中。它在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以及云南等地都有分布。其化学成分丰富,地上部分富含二萜类化合物,如二齿香科素、6-酮基林石蚕定、林石蚕酮、石蚕甙H2、黄花石蚕素和郝酮甾醇,以及三十三烷等。
从口感上来说,细沙虫草味道辛中带微甘,性平和,对人体的脾经和胃经有良好的作用。在使用方面,它通常被内服,煎汤时的剂量为6-15克。外用时,适量煎汤清洗也有其独特的功效。
细沙虫草在《中华本草》中被收录,作为传统草药,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和广泛的医疗应用价值。
细沙虫草(Root of Perny Germander)又名白花石蚕、野霍香、泡草、香柯柯,为唇形科植物白花石蚕的根。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60-90cm,近*。叶具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上边缘具3-4对粗锯齿,两面*。生于山坡阴湿地带,广泛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性味辛微甘,温。主治感冒、头痛、鼻塞、痢疾、湿疹、白斑,有祛风;利湿;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