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0: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15:45
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进行性纤维化。正常肝组织间质的胶原蛋白(I和Ⅲ型)主要分布在门管区和*静脉周围。在肝硬化时,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多并沉积于小叶各处,导致窦状隙内胶原蛋白不断沉积,内皮细胞窗孔明显减少,使肝窦逐渐演变为毛细血管,导致血液与肝细胞间物质交换障碍。
肝硬化的大量胶原来自位于窦状隙的贮脂细胞(Ito细胞),该细胞增生活跃,可转化为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初期增生的纤维组织虽然形成小的条索,但尚未互相连接形成间隔,这称为肝纤维化。如果继续进展,小叶*区和门管区等处的纤维间隔将互相连接,导致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改建,形成肝硬化。
总之,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是进行性纤维化,主要表现为肝组织间质胶原蛋白增多并沉积于小叶各处,导致窦状隙内胶原蛋白不断沉积,内皮细胞窗孔减少,肝窦演变为毛细血管,以及贮脂细胞增生活跃转化为纤维母细胞样细胞。肝纤维化是肝硬化早期阶段,如果继续进展,将导致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改建,形成肝硬化。因此,控制肝纤维化,阻止其进展到肝硬化,是预防和治疗肝硬化的关键。
肝炎肝硬化(viral hepatitis cirrhosis)目前认为是由慢性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