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故居人物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23: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9:32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是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他在中国交通大学(现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前身)机械工程系完成学业,并于1934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赴美深造。1936年,钱学森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取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50年,钱学森争取回归祖国,然而受到美国**,*接受软禁。经过周总理的不懈努力,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10月回到祖国。
自1958年起,钱学森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他参与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此外,他还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钱学森于1954年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在应用力学领域,他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于1959年加入中国*党,担任了多项重要职务,包括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他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1年10月,*、**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钱学森一生献身科学,致力于国家的航天事业,是中国科技界的骄傲。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航天技术领域,还涉及控制科学、系统工程、思维科学等多个领域。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国家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