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养气血的方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00: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8:12
1、可能是入伏之后脾虚湿盛的原因,前几天我发现的自己舌苔略有些黄厚。即取乌梅、生山楂、陈皮各10余克,煎汤睡前温服,服两次而黄厚苔即消失。此方加白糖适量,即可作为酸梅汤晚上服,用于养生最好。酸梅汤能酸甘养阴,收敛浮火,兼可化湿浊,健脾运,最适合于炎夏时节天气炎热,汗出淋漓且胃纳变差者。
2、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补血要用当归(血药)1份,黄芪(气药)5份,成当归补血汤。阴阳的关系类似于气血: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
由此推之,若要补阴,当于阳中求阴,是否可以考虑用一份阴药配五份阳药来补阴呢?这样补出来的阴当是活阴,活阴维系着生命体系而能润泽脏腑,生生不息。
3、阳即是火气,阳喜温而恶寒,因此,当用温热而不当用寒凉。艾灸最善温阳,是直接借艾火以温通机体的阳气,春夏养阳,用灸正当其时;每天早晨喝点生姜红糖水,可以温升一天的阳气,或者吃几片糖熬制的姜亦甚好;睡前建议热水泡脚,可去足寒。
4、不少人逢夏天多饮绿豆粥,绿豆性寒,能解百毒,善清暑热,但脾胃虚寒的人(面色青白,易腹泻,手足不温,平时多喜温食而恶寒凉)一定要少喝绿豆粥,以免伤损中焦阳气。况且炎暑之时多食寒凉还会滞塞血脉,女子最易导致痛经、闭经等不适。苦味能清火,如莴笋、莴苣叶、苦瓜之类,素体虚寒者也不要过食。
5、三伏天要热养生:吃热的,喝热的,热水洗澡,热水泡脚,这是以热除热。相反,若贪图凉快而吃喝洗澡都是冷的,最易伤损中阳,收敛卫气,便汗不得出,导致各种不适。况且,三伏天利用天热而适当出汗,可以透出体内的郁热,有利于健康。特别是平时畏寒肢冷,面色青白的人,可借三伏天时好好补一补阳气。
6、进入三伏天,如何解暑?要喝热茶,绿茶、红茶、花茶、黑茶等都好,茶是最佳的解暑饮品;不要喝冰镇的任何饮料,尤其是大汗淋漓时,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但最伤中脾胃阳气,且会闭塞毛孔,导致热邪排出不畅,更增暑热;下午至晚上可以喝乌梅白糖汤,此汤滋阴敛阳,最有助于素体阴虚且怕热的人度过炎夏。
7、人与天地相参,早晨太阳升起,阳气升发,在人则肝血温升;傍晚太阳落山,阳气敛降,在人则肺气凉降。若能顺应阳气的晨升夕降这个规律而生活起居,人会越来越健康,若逆之,则会越来越虚弱。
比如,晨起喝姜糖水或吃些温性食物,有助于升发阳气。有人早餐喜吃豆腐脑,此物性凉,久服伤阳,绝不能作早餐。
8、有的人平时不出汗,运动或天热也不出汗,这是卫强而营弱,营卫平衡失调了。可借三伏天阳气最旺之时,用温阳宣表法调治。
其法,或用麻桂类的汤药,加党参扶正;或艾灸大椎以宣通督脉阳气、中脘以健运气血生化之源、关元以助先天之本;或在肺俞、大椎、脾俞诸穴用三伏贴。气血充足,营卫调和,其病自愈。
9、一天的什么时间吃饭最健康?从中医来看,上午7点至9点为胃主时,因此早餐最好在这个时间段内吃,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也最有利于养胃;平时我们都是中午12点下班后吃午饭,而小肠主时的时间是下午1点至3点,小肠主泌别清浊,此时吃午饭最有利于消化吸收。至于晚上,心包与三焦主时,尽量少吃或不吃。
10、中医养生,主张运动要适度,以微汗出为好,而不主张大汗淋漓。阳气宣发,营阴外透肌表即是汗。微汗出时,营卫和调,阴阳处于平衡状态,有利于健康。若至大汗淋漓,则阳气随汗而大泄,阴阳皆损。久病体虚之人也可以运动,感觉身体微微汗出,即是适度。若大汗出后感觉疲乏,需敛阳补阴,乌梅白糖汤甚好。
11、不同的年岁,天地交变之气是不同的,由此导致了阴阳五行的偏盛偏衰,各类生命的表现也会因此而受影响。就食物而言,其气色性味会相应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