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7 15: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7 16:12
在现代汉语中,“衣裳”一词通常仅指上衣,这在古代的含义是否相同呢?古时的“衣”通常是指上身穿的衣物。《诗经》里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绿兮衣衣,绿衣黄裳”所表达的便是上衣与裙裳的概念。古代上衣由衣领、袖子、襟部和后身构成,并常伴有腰带。根据长度和款式的不同,上衣分为深衣、袍、裘、衫、襦、袄、半臂等种类。深衣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连衣裳,适合士人穿着。袍则类似于现代的大衣,长度通常较长,常被称作“长袍”,古代帝王和官员多穿袍,故有“黄袍”、“官袍”之称。汉魏时期,与袍相对的衫出现,其特点是剪裁利落、袖口宽松,成为当时流行的服饰。东汉后期,一种名为“襦”的短上衣流行,是妇女常穿的衣服。魏晋时期,“袄”成为一种有衬里的夹衫,适合春秋穿着,寒冷时可加入棉花作为棉袄使用。与“衣”相对的“裳”,在古代指下身衣物,即今之裤子。然而,古代的下衣还有裙、裤之分。古代男女都穿“裳”,《说文》中称其为“裳,通常。下 也。”,即裙子。战国以前,人们并未穿裤子,而是穿类似绔的服装,虽有两条裤筒,但无前后裆。《释名》中称之为“绔”,与今之裤子相似。除了上述分类,古人还区分头衣、上衣、下衣与足衣,后者包括“冠”、“帻”、“屐”、“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