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20: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2:48
会宁县历史沿革概览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期,会宁县的祖厉县在公元前114年(武帝元鼎三年)由安定郡建立。王莽篡汉时,县名曾改为乡礼县,东汉时期恢复祖厉县名。三国时期,此地归属魏国,隶属于武威郡。西晋时期,祖厉县被废除,直到永宁元年(301年),凉州刺史张轨设立新的祖厉县,后迁至郭城驿。东晋十六国时期,祖厉县历经多个政权更迭,包括前凉、前秦、后凉、后秦和西秦。
南北朝时,北魏时期将祖厉县改名为祖居,迁移到平凉境内,同时在今靖远县设置了会宁县,这是会宁县名的起源。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会宁设为会州州治,隋朝时期改为会宁镇,后来再次恢复为会宁县,隶属于平凉郡。唐朝时,会州曾改名为粟州和会州,归关内道管辖。唐玄宗时期,会州又改名会宁郡,直到被吐蕃占据,更名为汝遮。
宋朝时期,会宁先后属于西夏和熙河兰会路,直至元丰五年(1082年)收复后,又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包括敷州县和西宁县的设立。金朝时,西宁县升为西宁州,后来降为县。蒙古时期,会宁被蒙古军占领,元朝时会州治所迁至西宁县。到了明朝,会宁州降为县,隶属于巩昌路,清朝初期,会宁隶属于巩昌府。民国时期,会宁的行政区划有所变动,最终于1985年归属白银市至今。
会宁县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其地理位置在古代丝绸之路北线,经历多次政权更迭和行政区划变迁。会宁的名字来源于西魏时期,至今已有超过140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会宁的行政区划历经调整,最终形成现在的行政区划格局。
会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土地构造复杂,多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基底,其上广泛沉积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全县以祖厉河为基干,分布树枝状沟壑,遍布"V"形深谷。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便有1.07公里的沟壑。总体南高北低,东北角、中西部有海拨2200米的山塬和峰峦。南部、中部为山地,多属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北部多为川、塬地,为梁峁顶面残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沟谷地阶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