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7: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5 15:21
食品企业的免检制度曾经是一种对消费者信心的保障,持续了长达9年的时间。然而,随着免检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个制度的缺陷开始显现,引发了公众对免检企业社会责任和监管部门公信力的质疑。
原本,免检制度是质检部门对产品品质长期稳定的认可,旨在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品牌形象,本意是积极的。然而,当监管部门在发放免检资格后,若只图省事,而企业则可能利用这一制度逃避监管,免检实际上变成了“免监”。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不良行为可能会腐蚀行业风气,破坏市场竞争的公正性。
因此,取消免检制度,从制度层面剥离可能对消费者产生的“隐形伤害”,是对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的必要修正。这不仅要求企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也对监管部门的监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免检时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的规定于2009年6月1日正式生效后所诞生的一个词汇,该词的产生真正打破了对‘免检产品’的盲目崇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肯定立法的同时,人们也提出期待:“法律执行力的强弱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取消免检制度更需提升‘监管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