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4 22: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6:02
在926年,辽国的耶律阿保机成功灭亡了渤海国,将其改称为东丹国,并任命他的长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九年后,即982年,东丹国正式并入辽国版图,宣告了其历史的终结。
渤海国灭亡后,其核心区域变得荒凉,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许多渤海人不愿接受契丹的统治,选择大规模逃亡。这些人主要流向女真和高丽,据估计约有十万渤海人逃入女真,融入了当地民族。迁入高丽的渤海人则有数万,其中大部分被辽朝索回,其余融入了高丽族。
契丹对渤海人实行强制迁移,主要有两次重大行动:第一次是攻占扶余府和龙泉府后,将王族和俘虏迁移到巴林左旗;第二次是东丹国都南迁,大量渤海人随之迁移至辽东地区。这些迁徙导致渤海五京十五府的居民分布大乱,如上京龙泉府的居民一部分迁至巴林左旗,辽阳市成为主要的聚居地;中京显德府的居民被分散到沈阳市和辽阳市等地。
另外,还有约2万户10万口的渤海人留在原地。1114年,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抗辽国,将有能力作战的渤海人编入“渤海军”,并将其迁移到山东防守。随着时间推移,渤海人与女真人逐步融合,17世纪后,留在东北的渤海人已与女真人无异,成为了满族先民的一部分。
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州。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