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4 08: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4:25
建国前的十亩地村,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下,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大部分青壮年为文盲。随着建国后经济的发展,教育条件的改善,村民文化素质显著提高。1969年,村里投资改建小学,拥有教室12间,200余平方米的校舍,配有课桌、乒乓球台等设施,有教师4名,下设4个级部。1992年,全村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至2001年,全村共有36人考入大专院校,村办企业中技术管理人员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1人。2001年,投资3万元建图书室,藏书6000册,配备有报刊、杂志30余种,同时建起老年人活动室,配备健身、娱乐器材,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
建国前的十亩地村医疗条件极为落后,没有诊所,村民患病无处医治,婴儿死亡率高。1950年起,*开始免费为村民接种疫苗,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1968年,村办起了医疗室,有医护人员2人,医疗保健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该村被评为“即墨市卫生达标模范村庄”。
建国前的十亩地村,村民人均粮食占有量低,生活质量差,人均收入不足30元。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口粮150公斤,1978年,人均口粮180公斤,人均收入10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至200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127元。
建国前的十亩地村,村民住房多为土墙茅屋结构,人均住房面积小。1981年,村民住房多为砖混结构,人均住房面积9平方米;2002年,村民住房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村80户村民住进了二层独院楼房,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2002年,全村拥有机动车30辆,彩电200台,程控电话180部,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
据《即墨县地名志》载:十亩地村位于大同街东偏北3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邱姓最早来此定居。后周姓自留村迁来,因此地曾有黄家十亩花园,以《诗经》“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之意,取村名为十亩地。该村东与蓝家沟村相连,南临泉头村。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先二社)。1958,隶属即墨县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即墨县即墨镇;1998年5月,隶属即墨市潮海*事处;同年9月,隶属青岛市即墨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