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05: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0:08
1、临床特点
颅内SFTs多以后颅窝多见,男女无性别差异,多见于成年人。临床症状依肿瘤的病程和肿瘤发生的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发生在大脑半球的肿瘤常发生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发生在桥小脑角(CPA)区的肿瘤临床症状早期常为听力下降,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行走不稳等症状。
2、影像学特征
因颅内SFTs 组织学形态多样,生物行为难以预测,其临床影像表现也呈多样化而缺乏特异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大小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却难以定性诊断。CT上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孤立性肿块,可见浅小分叶,其实性部分密度一般较均匀,呈较致密软组织密度,囊变坏死区可为低密度。CT增强扫描实质一般呈轻到中度强化,实质部分净增CT值约40-85HU,囊变坏死区不强化。MRI上表现为T1WI上以低信号为主,T2WI上为低或中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且典型的脑膜尾征并不呈现。Weon等认为磁共振检查中T2像的“黑白相间征”及显著不均匀强化的特点有助于SFTs的诊断。
3、病理学特征
原先认为颅内SFTs起源于间皮细胞,但近年来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发现,SFTs的瘤细胞并不具有间皮的特征,如不表达间皮细胞的标记,电镜下也不见微绒毛结构,提示SFTs 是一种间叶性肿瘤。目前考虑大多数人认为其来源于硬膜的CD34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或树突细胞。大体检查见肿瘤通常呈结节状或分叶状,与周围界限清楚,质地稍硬,切面呈鱼肉状,颜色灰白或灰红色。显微镜下其组织学特点和身体其他部位的SFT相似: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分布疏密相间“无特殊组织构型”。在细胞稀疏的区域“胶原物质沉积增加”,在细胞密集区肿瘤间质有较丰富的裂隙状或鹿角状血管,形成所谓“血管外皮瘤”样的组织学构象。瘤细胞一般无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罕见。免疫表型特征:SFTs通常表达CD34(80%-90%),CD99(70%),Bcl-2(30%),EMA(30%),Actin(20%),但不表达Desmin,CK和S-100。目前认为绝大多数SFTs都表达CD34、CD99、Bcl-2,其中CD34是公认的比较特异和准确的免疫标记物,研究显示,CD34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形态学良性的区域CD34表达率较高;而在明显间变的区域,CD34的阳性表达率往往下降或缺失。Bcl-2是一个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家族,研究发现Bcl-2在原始间充质细胞中表达,并且是SFTs比较特异的标记物,Bcl-2与Ki-67阳性表达分布特点相似,即良性区域低表达,间变区域高表达。部分病例可检测到激素受体ER和PR,阳性表达者提示肿瘤有复发可能。
4、诊断及鉴别诊断
结合本组病例及相关文献复习,认为以下的表现有助于颅内SFTs的诊断:① 肿瘤部位常较浅。② 肿瘤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或为高信号,常伴囊变,T2WI上为低或中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且典型的脑膜尾征并不呈现。③ 瘤周水肿明显。此病确诊仍需病理组织学检查。颅内SFTs需与下列肿瘤鉴别:(1)纤维型脑膜瘤:影像学上由于纤维型脑膜瘤往往包膜完整,瘤体内胶原纤维玻璃样变及钙化的出现使其自由水含量减少,间质成分增多,因此造成其T2WI信号较低,这种表现是纤维型脑膜瘤常见的表现。病理学上梭型瘤细胞束中可见小岛状脑膜瘤细胞和沙粒体,瘤细胞间嗜伊红染胶原纤维不如SFTs丰富。瘤细胞呈EMA、细胞角蛋白和S-100蛋白阳性,CD34阴性或呈灶性阳性。(2)血管外皮细胞瘤在MRI上,T1WI多为低到等信号,瘤内可见血管流空影,T2WI呈高信号。由于瘤内囊变坏死及钙化常不均匀,在T1WI及T2WI为混杂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周围水肿轻,增强后明显强化。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梭形,其间少见或灶性可见嗜伊红染胶原纤维。瘤组织内血管更为丰富,血管腔大小不一呈分枝状或鹿角状。瘤细胞呈波形蛋白阳性,CD34呈灶性或小片状弱阳性。(3)神经鞘瘤主要是位于桥小脑区的听神经鞘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可见患侧内听道的扩大,在MRI上,T1WI呈低、稍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囊性部环形或分格状强化,肿瘤包膜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瘤侧Ⅶ 、Ⅷ神经束增粗,与肿块相连。梭型瘤细胞核常排列成栅栏状或形成verocay小体,瘤细胞间无嗜伊红染胶原纤维,可见增厚玻璃样变血管。瘤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Leu-7和髓鞘碱性蛋白也可呈阳性。除此以外,还需与少见的脑膜肉瘤、脑膜肌纤维母细胞瘤和脑膜纤维瘤相鉴别,根据镜下形态学改变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帮助区别。
5、治疗手段及预后Fkg
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必要时辅以放疗、化疗。手术方式依据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边界情况而定,推荐使用根治性切除以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如果部分病例发现时已经广泛浸润,无法根治,迫于选择姑息性手术切除,此时需采取辅助性放化疗,以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改善长期生活质量。迄今研究多认为SFTs的形态学并不能完全提示预后,一些形态学看似良性者常复发或发生转移;而形态学看似恶性者,其生物学可表现良性,因而需综合评估肿瘤的预后。肿瘤广泛浸润、或有卫星灶者,易发生播散和转移,均提示预后不良,因此有必要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