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怎么做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环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06:0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3:07
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评价》、学校育人目标和教育局对各学段的教学要求,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落实课程标准,明晰一二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其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改变仅仅依*个人经验和主观愿望的教学与评价现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我校扎实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学校领导,严密组织
我们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为引领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学部制定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校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备课组在计划中重点落实此项工作。
二、做好各类宣传,明确要求
我们加强宣传,营造环境,层层发动,全面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开展。
1、 学校层面——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有效执行该项工作;组织了专题行政会议,学习、研究此项工作。
2、教研组、备课组层面——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学习《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评价》(沪教委[2013]59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行为,落实具体措施。
3、 教师层面——参加各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的专题学习;多次召开了一年级任课教师会议,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布置学校相关工作,并要求有效执行。
4、家长层面——召开了一年级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该工作的相关精神,了解学校此项工作的开展内容。
三、制定课程计划,规范课表
严格按照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及市教委有关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严格执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3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和课程标准,制定了学校课程计划,规范课程设置,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我们还制定了建青小学部”减负”措施”,保障课程计划的实施。
四、研读课程标准,规范教学
我们开展了2013学年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读活动,通过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研读,把握学科要求,做到:科学运用、创新提高、务实到位。
1、学部——制定了“2013学年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读活动方案”,并指导、落实检查、反馈工作。
2、教研组——制定了“2013学年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研组研读活动方案”;组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教研组长清楚地知晓本学科各年段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原则开展教学常规活动;梳理本学科各年段的核心知识点、能力点、考核点等相关内容;学期结束撰写研读活动小结。
3、教师——通过自主研读与集体研讨的方法,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清楚知晓本年段及相邻年段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将课标理念、目标、要求应用于学科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学期结束,每位教师将撰写研读活动学习体会一篇或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案例一个。
五、开展综合活动,幼小过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3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在一年级设置为期4周的 “学习准备期”,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
1、计划先行——学部制定了“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计划,一年级组各任课教师按照计划认真执行。
2、课时安排——利用拓展型课程的课时,每天安排1课时,每周5课时,共20课时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9月份在一年级的课程表中设置“综合活动”课。)
3、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对一、二年级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培训。
4、加强宣传——利用家长会、家校互动平台、家校联系等方式及时做好宣传工作,让社会了解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内容及课程调整的目的、调整内容与要求、评价要求等,积极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和监督力量。
5、设计案例——学校综合活动重点围绕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以及师生交往,参考《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的实施指导意见》,安排教师分四个模块编写了“学习准备期”的综合活动内容(教学案例):认识美丽新校园、组成快乐大家庭、学做文明小学生、养成学习好习惯,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提供典型的实施案例。
6、评价总结——教师在实施教学案例后撰写教学反思;9月份,对学生进行了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学生达标情况的统计;平时注重资料积累,及时总结教学经验;9月26日向家长开放课堂。
六、细化教学常规,改革教学
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1、备课——注重兴趣,培养习惯,激励评价。
A、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师编制“学科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本学期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B、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区学科培训要求,一年级第一个月的学科教学以“学习准备期”为主,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备课中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等。坚决做到:不超进度,不增加难度。
2、上课——把握目标,营造活力,提升幸福。
A、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增强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从学生的学习、情感、身心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B、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C、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同主题”教学展示活动。同级组老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同一主题展示课堂教学。教研组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听课,课后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指出不足,达成共识,上课教师反思。
3、听课、评课 ——及时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从第1周开始,行政协同教研组长、同年级组教师执行“推门听课制度”,一年级教师的课必听,课后形成书面意见,作出评价。听课重点是检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落实情况,课堂中更关注师生关系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对存在问题的班级、学科教师我们进行了跟踪性诊断听课。教研组活动时组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展说课评课活动。
4、课堂练习设计和批改——精选精讲,减轻负担,形成个性。
认真学习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在作业二级备案的基础上优化作业设计,减轻作业负担,提倡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体现作业的四性。教师根据具体学情设计多层次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练习,获得自我发展。严格落实“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四、五年级的课外作业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
5、教学质量——健全机制,关注发展,切实提升教学效益
继续把控命题质量,命题前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制定《双向细目表》。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生学业评价实行等第制及学习诊断书的形式。一年级采用游园会、游戏活动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考核教学质量。
七、改革教学评价,快乐学习
以“三个指数”的评价为引领,突出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有效开展素质教育。组织组长研读区“三个指数”的测评报告和市教委59号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在实践中落实,在原有基础上达到减负、提质、创新。
1、评价要求:
A、科学设计评价内容与要求。把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B、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等第表达,并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C、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明确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在于发现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或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3:11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制作科学的教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