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06: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14:50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于1844年10月15日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的洛肯村,这一天恰好也是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诞辰。他的父亲是一位深受国王信任的宫廷教师,后来成为勒肯镇的牧师,而尼采就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尽管童年时期遭遇父母相继去世的悲痛,这塑造了他敏感和忧郁的性格,但他发现自己的生日是举国欢庆的日子,这给他的童年带来了一丝独特的快乐,尤其是在大自然中寻求孤独的时光。
1849年,尼采的父亲因脑软化症去世,随后弟弟也离世,这对幼年的尼采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随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成长在一个女性主导的家庭,这为他形成贵族情结和清教徒本色奠定了基础。他在中学时期对文学和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尽管在普夫达中学遇到严格的教育环境,但这并未阻止他对诗歌和音乐的热爱。
1861年,尼采患病,17岁时他开始反思并接触哲学,特别是叔本华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他。1864年,尼采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但很快转向哲学,对当时流行的学说持批判态度,更偏向于激情与神秘。在大学期间,他热爱希腊文化和瓦格纳的音乐,这成为他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
1869年,25岁的尼采被聘为巴塞尔大学教授,这成为他一生中相对愉快的时期。他结交了如雅可布·布克哈特这样的朋友,并在学术上崭露头角。然而,他的著作《悲剧的诞生》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但也遭到了排斥,这对他教授生涯带来了影响。
1870年至1876年间,尼采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包括对文化批评的深入探讨,以及对瓦格纳的公开批评。他的思想逐渐成熟,提出了“生命的意义问题”和“超人”理念。然而,与瓦格纳的关系破裂,预示着他的生活将发生剧变。
1879年,尼采辞去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创作进入黄金期。他的生活和个人关系变得复杂,尤其与俄国少女莎乐美的关系成为他生活中的亮点,但也带来了悲剧。1883年至1885年,尼采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阐述了他的两个主要思想体系。
尼采的晚年充满了挑战,他的精神健康状况恶化,最终在1889年失去理智。尽管如此,他的思想和作品继续影响着世界,直到1900年8月25日,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魏玛去世,留下了他的深刻遗产。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