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2 14: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1 08:01
中医将月经失调称为月经不调,主要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几种情况。在临床实践中,这些症状常常相互伴随,例如月经过多常伴随月经先期,月经过少则常与月经后期并发。
月经先期和月经过多的中医辨证主要有以下几种:
2. 阴虚血热型: 月经提前,量少或减少,色鲜红质稠,伴有面部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失眠等。治疗需滋阴清热凉血,常用两地汤或清化饮。
3. 气虚不摄型: 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稀,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舌淡苔薄,脉细弱。治疗应补气摄血,可选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
4. 肾虚不固型: 月经提前,量多或少,颜色暗淡,质稀薄,伴腰痛、腿软,舌淡,脉细弱。补肾固冲是治疗原则,方如龟鹿补冲汤。
月经后期和月经过少的中医辨证同样多样:
2. 肾虚型
月经初潮晚,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治疗以补肾养血为主,可考虑左归丸。
3. 血寒型
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伴有腹痛、畏寒肢冷等症状,治疗则需温经散寒调经,如温经汤或大营煎。
4. 气郁型
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情绪抑郁。治疗重点在于行气活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或加味乌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