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21: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1 08:35
后突厥的崛起得益于一批迁移到唐朝北境的突厥部众的归顺,这使得他们在短期内实力显著增强,对唐朝的北方边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697年,后突厥向当时的周政权(即武则天时期)提出了领土和资源的要求,包括丰(今内蒙古五原南)、胜(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灵(今宁夏灵武南)、夏(今内蒙古白城子)、朔(今山西朔县)和代(今山西代县)等地的突厥降户居住地,以及农具、谷种、丝织品和铁。武则天政府回应了他们的请求,提供了四万斛谷种、五万段杂彩、三千件农具以及四万斤铁。这一事件揭示了后突厥部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仅仅依赖游牧,而是开始尝试农业生产,显示出他们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和对定居生活的接纳。
(?-716)一作墨啜。唐时东突厥可汗。姓阿史那氏,名环。骨咄禄弟。天授二年(691)立,称阿波干可汗。证圣元年(695),受封为迁善可汗。万岁通天元年(696),助唐平契丹,受封为立功报国可汗。又自唐取得河曲六州突厥降户及种子、农具、生铁等,势力日盛。自此屡扰唐境,俘掠人口畜产。又攻击契丹、奚、黠戛斯、西突厥诸部,拓地至黑海以东。开元三年(715)北征九姓勅勒次年,在独乐河(土拉河)大破拔曳固部,负胜轻归,中途为拔曳固溃卒所杀。他在位十五年,发动战争二十五次,故其部众多不满。死后其子小可汗匐俱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