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23: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3:40
冬至吃饺子有消寒之意。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冬至的传统习俗介绍
1、吃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
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2、马扎尔人的卡拉琼日
卡拉琼日这个节日在哈萨克斯坦被称之为纳尔图甘日,在中国被称之为冬至日。卡拉琼日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欧亚文化习俗之一。这天白昼时间最短,日影时间最长,卡拉琼日过后白昼开始变长,日影缩短,这一段时期将一直持续至3月的纳乌鲁兹节。因此在这天,古代的突厥人会聚集在一起,点燃巨大的篝火,庆祝漫漫寒夜的结束。
点燃篝火的另一个文化象征含义,在于通过火焰的温暖,战胜寒冷的长夜。时至今日,马扎尔人仍然延续着庆祝这一节日的传统。根据古老的突厥语言,他们将这个节日称之为卡拉琼。根据节日传统,匈牙利各地都会点燃巨大的篝火,举办盛大的晚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