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23: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1:57
在古代中国的文化遗产中,《尚书》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一部汇集了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事迹的著作。据传,西汉初年存有二十八篇,其中《尧典》尤为显著。有人认为,它是由周代史官根据口述历史编撰,后又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增补。而伪《古文尚书》则将下半部分拆分,并增加了二十八字,形成了《舜典》。
节选的一段文字,揭示了中国早期文学理论的独特见解。其中,“诗言志”这一概念尤为关键,被朱自清先生誉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这一理论强调了诗歌在表达作者思想情感上的作用,也暗示了诗歌的认知功能。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志”是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地位的产物,诗歌通过言志,可以间接反映社会现实,使读者在不同程度上理解社会现实。
古人虽然没有明确阐述这一点,但从《礼记・王制》和《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载可见,他们已经意识到诗歌具有揭示民风、反映社会的功能。如《书》中提到,“诗言志,歌永言”,意在表达哀乐之情。古人通过“采诗观志”的方式,将诗歌纳入官方活动,作为观察社会风俗、评判得失、自我反省的工具。他们把“采诗”制度化,以服务于统治者的政治目的,充分挖掘诗歌的认识价值。
由于“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影响的特点,也就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诗人的“志”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不受阶级地位的制约。人们通过言“志”的诗,也就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社会。古人对这一点没有作出明确的阐述,但已意识到诗的这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