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2 06: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2:00
在故宫收藏的清代咸丰年间青花瓷中,小件瓷器的特点是胎体轻盈而质地较松散,尤其是相对于大件瓷器而言,其胎体更为厚重。制作工艺上,修整不够精细,口沿部分较为厚实,而其他部位的胎厚则存在不均匀的情况。釉面的颜色多为白色或带有一些青色,普遍采用的是稀薄的波浪釉工艺。
官窑器的特征则表现在胎体轻薄,胎质疏松,釉色以白色为主,但釉层较薄,整体缺乏光泽和润泽感,常见"波荡釉"的效果。咸丰早期的民窑青花瓷与道光时期的风格相似,胎质相对细腻。然而,随着时代的推进,晚期的民窑青花瓷变得粗松且笨重,尤其是口沿部位明显增厚,而腹部则相对薄一些,胎质松散且不够坚固。釉面与道光时期的风格类似,主要以稀薄的波浪釉为主,早期的釉色较为洁白,而晚期则出现釉色白中泛青的变化。
清代咸丰朝(公元1851—1861年,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共11年,政治腐败,经济衰退,英法联军入侵,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兴起,此时景德镇正处于交战地区,故御窑厂在咸丰五年(1855年)基本停烧,目前所见咸丰官窑瓷器多是在咸丰五年以前烧制的,数量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