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1 22: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3:19
治疗睡眠相位后移症候群(DSPS)的方法与传统失眠治疗有所不同,它兼顾睡眠质量和时间调整。对于轻度患者,可尝试每天提早15分钟起床,逐步调整至期望的起床时间。在治疗过程中,首要步骤是让患者按照自身的生物钟规律睡眠,白天保持清醒。
光线疗法是常见的手段,通常通过全光谱灯,早上30至90分钟内接受10,000勒克斯的光照,自然日光也可使用。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到两周才能看到效果,之后可作为维持疗法。避免夜晚强光也有助于治疗。时间疗法则是调整睡眠时间,通过连续几天晚睡来重置生物钟。
补充小剂量褪黑素(约1毫克)在睡前1小时或更早,有助于调整作息,尤其与光线疗法结合使用。然而,褪黑素可能引发副作用,如影响睡眠质量,因此使用需谨慎。新药Ramelteon,类似褪黑素但生产过程受监管,可能是一个更有效且副作用较少的选择。莫达非尼虽可改善轮班工作睡眠问题,但对DSPS的根源治疗有限,且需注意服用时间对症状的影响。
曾经有成功的案例使用曲唑酮治疗DSPS,但具体效果需要个体化评估。形成早睡习惯后,关键在于严格遵守作息,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如睡前饮酒和咖啡。治疗成功后,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对清醒药物的依赖减小。然而,保持这种早睡习惯是主要挑战,生活中的突发情况可能影响作息。
中医治疗方面,如运用子午流注或灵龟八法按时辰开穴,配合加味逍遥散、甘麦大枣汤等中药,有助于调整身体。运动疗法建议在傍晚进行激烈运动,之后逐渐过渡到轻松的快走,10点前上床准备入睡,睡前鼻腔练习也有助于睡眠质量。
睡眠相位后移症候群(Delayed sleep-phase syndrome,简称DSPS)是一种长期的睡眠时间紊乱。有这种症候群的人一般都会睡得非常晚,同时在早上起床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