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1 22: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3:18
睡眠相位后移症候群,也称为DSPS,是一种影响某些人的睡眠模式的疾病。患者通常在清晨难以入睡,即使入睡后,他们的睡眠时间依然充足。然而,问题在于他们的生物钟倾向于较晚的时间,导致他们在清晨需要早起完成日常活动时感到困难。尽管如此,他们的睡眠质量通常良好,需求正常,只是在适应社会时间表时遭遇挑战。
这种病症往往在儿童或青春期早期出现,有些人在成年期可能会自然缓解。虽然DSPS并非无法治愈,但治疗过程可能较为复杂,且需要识别和调整患者的睡眠模式。大约占长期失眠病例7-10%的DSPS,由于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导致许多患者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治疗。这种情况常常被误诊为简单的失眠或者精神问题,导致了治疗的延误和患者的困扰。
DSPS的首次科学描述发生在1981年,由Dr. Elliot D. Weitzman及其在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的团队提出。提高医生对这种睡眠障碍的认识,对于提供恰当的治疗至关重要。
睡眠相位后移症候群(Delayed sleep-phase syndrome,简称DSPS)是一种长期的睡眠时间紊乱。有这种症候群的人一般都会睡得非常晚,同时在早上起床非常痛苦。